大汉跟英国谈判破裂,让德国大大松了一口气。
各国现在都待价而沽,法国割的这一块肉够肥,才能打动日本人。
英法不可能一直割自己的肉,法国形势最危急,所以才愿意做出最大牺牲。英国是不可能割肉的,他甚至要从战后分走一大份胜利果实。
德国能拿出来的好处实在有限,那几块殖民地中,最有价值的菲律宾已经提前被大汉抢走,如果战败肯定是拿不回来了,即便战胜,如果实力损失太大,估计也没那么容易拿回来。其他殖民地,就实在是食之无味,德属西南非沿岸就是纳米比亚沙漠,德属东非那是东非高原,都不是什么好地方。这两块英国至少要拿走一块,而且英国是不可能让亚洲势力扩张到印度洋的,所以法国能拿出来的也就是湄公河流域的法国殖民地了,远的日本还未必能答应。
但如果德国打赢了,那可以分的蛋糕就太多了。所以表面上看,似乎德国可以拿出来收买盟友的价码更高。
日本已经被拉走,还有能力参战的国家就剩下美国和意大利。
美国因为历史、文化和政策,对美洲以外的地方不感兴趣,扩张殖民地也没有欧洲国家那么热心,除非大汉参战,否则不可能鼓动美国发动收复西部的战争。所以唯一能争取的就是意大利,这个国家拥有近4000万人口,能动员庞大的后备兵员,它还宣称,他随时能动员起一支100万受过训练的部队。让双方不断开价。
英国跟意大利在上次建立了同盟关系,意大利应该一开始就参战,但它还想再等等,等德国人的开价。
意大利更想要的是特伦蒂诺、克罗地亚等地,彻底控制亚得里亚海,可这点德奥不可能答应。只能同意瓜分英法在非洲的殖民地,比如意大利非常感兴趣,甚至因此当初加入过德奥意三国同盟的突尼斯,再比如阿尔及利亚。
意大利待价而沽了半年,终于决定参战,加入英法一方,因为英法承诺给予它想要的一切。同时允许他占领几座奥斯曼帝国的爱琴海岛屿。
意大利参战后,英法意联军在丘吉尔的推动下登陆希腊。希腊此时都懵了,它一个中立国,本想两不得罪,结果英法强行登陆萨洛尼卡,保加利亚立刻以此为由打了过来。
已经养精蓄锐半年多的保加利亚人,得到德国支持后,实力进一步增强。英法还是太小看了这个巴尔干普鲁士,以为只是巴尔干的普鲁士,又不是正牌货。谁能想到,在德军炮兵支援下,这个巴尔干普鲁士真的能冲击要塞。立足未稳的英法意联军被保加利亚赶下大海,原本希腊还能因中立国身份保住的滨海马其顿彻底丢失,东部被奥斯曼帝国拿回,西部成为保加利亚地盘。大保加利亚现在就仅剩一个阿尔巴尼亚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攻入了这个中立国。
整个巴尔干战火重燃。
到了年底,法国发动的马恩河战役,英法联军发动的索姆河战役都取得了巨大胜利,德军远离马恩河,英法联军收复亚眠。
德奥联军在东线发动的三场战役,两胜一败,德军在马祖里湖地区歼灭了一个俄军集团军,将俄军彻底赶出了东普鲁士,海军封锁了波罗的海。华沙方向配合奥军也歼灭了一个俄国集团军,将俄军击退至布列斯特要塞。
南线的利沃夫战役,奥军则被俄军打垮,退守喀尔巴阡山脉。
英国在北海上跟德军公海舰队进行了一场大海战,双方都没能打沉对方的战列舰,德国海军继续龟缩海港,布设水雷保护自己,成为一支存在舰队。似乎德国人认为,只要保住这支造价高昂的舰队,就能让英国不敢全力以赴投入大陆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