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5章 奥斯曼帝国的国运(1/2)

奥斯曼帝国的国运当真不错,改革的够及时,奥斯曼青年党虽然革命性没那么强,但也进行了大量世俗化改革。跟宗教势力缠斗了二十多年,基本已经压制住了这个势力。

在国内推行了大量改革,有一点做的很成功,改革了税制。别的什么都不用改,但凡能建立现代财政体系,把征税能力提高,加上庞大的人口基数,实力一般就差不了。

奥斯曼恰好做到了这一点,至于工业,就挨着欧洲,有的是欧洲的资本家为了利益来办工业。就像这几年伊朗的工业发展也很快,因为英国人垄断之后,可以放开手脚修铁路,开工厂了。尽管好处基本都被英国人拿走了,但技术至少进步了,一大批工人也吃得上饭了。

当然靠这种殖民经济完成工业积累,进入工业化,那肯定没戏,但引入技术是足够的。印度就是例子,早年间印度蒸汽纺织业相当红火,后来是英国靠着卑劣的税收倾斜,才将印度纺织工业打垮。但英国无法打垮伊朗工业,因为这是石油工业,资源型产业,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谁也拿不走。

基于石油产业,英国在伊朗开办了大规模的炼油厂,修建了大量铁路,自然也要有铁路修理厂,管道维修厂等等。伊朗挖的石油越多,基础工业就越完善。其他行业也能跟着沾光,比如以前的国民产业烟草业就越发红火了。

吃到石油红利的可不只是伊朗,奥斯曼帝国也吃到了。里海沿岸,两河流域,都钻出了储量巨大的油田。里海沿岸的俄国时代就在开发,战后归了英国。两河流域的,那是战后新发现的,归了德国。德国人也在这里修建了大规模炼油厂,修建巴格达铁路。石油从波斯湾出口,大量倾销到大汉。

大概是科技树歪了,大汉现在是全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耗国,有两个原因。汽油机,柴油机成熟之后,在大汉应用的很快。汽油机大量装到小型拖拉机上,代替了马力,在东北的小农场上飞奔。哪里有几千万小农场主,一家一户买不起拖拉机,但每个村都有村官,以前管养马和收割机等农具维护,现在管拖拉机。一个村一万亩地集资买一辆拖拉机绰绰有余。东北的这种农业形态,欧洲人称作合作社。

柴油机则大规模奔跑在大汉已经建成的50万公里铁路上,目前有两项技术在争夺,一项是德国人西门子主推的电气化铁路方案,一项就是柴油机方案。目前柴油化占优,因为电气化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柴油机就换个机头,不用拉几十万公里的电线。而且现在电力供应并不廉价,也就大城市周边通了电,广大农村还享受不到电力。

这也是柴油机的另一个用途,数以百万的乡镇企业的动力源。这些企业原本都是使用烧煤的蒸汽动力,很显然,柴油的燃烧热值更高,运输就更便捷,省钱。而且柴油机体积小,更适合乡村工业。

大汉有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乡镇企业,大量乡绅主持,规模不大,三五个工人,十几个工人不等,很少有超过百人的。以加工乡村农作物为主,算是特色工业,赚不来大钱,也饿不死那种。

因为有海量的中小工业,才有了柴油的庞大市场。

最后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船舶动力。英俄战争后不久,因缅因号爆炸引起的安全隐患,让英国人测试成功了燃油锅炉,没什么奥秘,就是将燃煤锅炉改成烧油,不挑食,中东产的轻质原油都可以直接烧。大大降低了安全事故,最重要的是给轮船加油比加煤更便捷,往往一艘远洋巨轮得加几百吨煤炭,光是搬运这些煤炭,就是巨额成本,这也是海运干不过铁路的一个重要因素。加注燃油就简单多了,几个人一套主油泵就解决了。所以不但海军改用了新的动力,连远洋轮船都在更换新式动力。新设计下水的轮船,基本都将煤舱设计改成了油舱。

英国人很保守,动力是他们先搞出来的,但英国人反而没有放开应用,因为无法保证安全来源。英国有足够多的煤炭,本土却没有一块油田。出于安全,英国舰队都是油煤混烧,有油烧油,没油也能烧煤,看似便利,实际设计就复杂了,影响到了航运里程等参数,而且维修更麻烦。

大汉就没这些顾虑,修一些海军战备油库就完了,咋那么不自信呢,还大英帝国!

当然也可能跟大英帝国有庞大的煤炭资本利益集团有关,大汉的煤炭资源都垄断在钢铁厂这样的巨头手里,人家有更重要的产业,反而没多少人游说。显然对大连造船厂来说,客户们订购新型轮船的利润高于卖煤。

军舰和万吨级以上的远洋轮船烧油,动力还是燃气轮机,帕斯卡的发明。但小型轮船已经开始直接安装柴油机了,大型船用柴油机的动力不断变大,开始出现放在地上跟小房子一般大小的柴油机,动力非常夸张,但还没有远洋巨轮敢采用,只是在博览会上展出过几次,作为大型机械公司的技术水平的标志。

大汉国能最快速的应用这些新技术,除了早就放开了对奇技淫巧的排斥观念外,还因为大汉现在的科技人才水平经过二十年发展,已经攀爬到了,大发明创造还搞不出来,但精益求精的改进已经熟练的地步。说不好听点就是拥有了强大的山寨能力,并能基于山寨进行持续改进。大汉的专利法下,也没有创世纪的发明创造,大多是一些对传统技艺的改良。什么电话,无线电报,飞机上天,这些跟大汉无缘,却能很快引进,消化,吸收。

或许还得一代人,才能拥有创新能力,应该不用等到什么5G时代,或许3G就能开始喷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jjtxt.org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