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也看到了俄国的情形,知道俄国人撑不住了。
他的盟友才刚刚参战一年,甚至没跟俄军进行大规模的地面战斗,但不意味着这个盟友不重要,相反如果不是汉军参战,俄国不是那么拼命发动进攻。正是因为超越自己极限的进攻,才导致内部混乱。只是损失都是英国的,还是让英国人挺不舒服,不断催促汉军推进。
汉军推进的并不慢,只是俄国太大了,西伯利亚大铁路四五千公里,汉军一年推进两千公里这怎么都不算慢。因为不但要进军,还要修复铁路,还要跟大量哥萨克散兵缠斗,烈度不高,但消耗并不比英国小。
汉军在美洲方向还承受了巨大代价,已经丧失了三个州的土地,嗯,现在美西六州大汉已经默认是自己的了。
明知道俄国要撑不住,面对俄国的让步,英国当然不会接受。
英国坚持俄国必须退回地中海,英国人的要求突破了俄国的底线,几轮谈判之后已经过年了,但依然没有结果。
此时英军发现,战壕里的俄国人已经没什么抵抗意志,英国开始在各处战线发动反攻,除了阿富汗方向。因为阿富汗方向的印度军队同样耗光了战斗意志,这不怪印度人,虽然他们确实没有为女王而战的强烈民族情绪,但英国在冬天都无法给印度人提供冬装的情况下,凭什么指望印度人给你卖命。这个方向也已经不再重要,因为俄军已经撤走了能撤走的所有部队,只留下少量兵力协助阿富汗部族守城。
于是英军反击靠的是澳大利亚、加拿大的英国移民士兵,这些昂撒兵还是很有保障的,这些殖民地军队斗志昂扬,一次次冲击俄军战线。
建宁二十二年,英军频频突破俄军阵线。
沙皇跑去了冬宫,并且下令开枪射杀街头的工人。
三月,英军攻克亚得里亚堡,沙皇愿意放弃阿尔巴尼亚。
四月,英军占领索菲亚,切断了100多万俄军的退路,沙皇愿意接受体面的和约。
五月,英军夺取塞瓦斯托波尔,要求沙皇俄国无条件投降。
此时刘勇强密切关注俄国局势,毛子啊,就差一场革命,奥利给!
他暗自给俄国同志加油。
可惜时机不成熟,俄国的革命力量还是太弱小,沙皇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都进行了血腥的镇压。
六月,俄军已经全线溃败,可沙皇政权依然控制着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等大城市,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你英国人牛就来莫斯科试试,拖到冬天看谁投降。
七月,连续进攻了半年的英军也疲惫了,明知道再打一次冲锋就能在俘虏十万俄军,可俄国的土地像是无穷无尽一般,推进到什么地步是个头啊!
英军已经攻占了黑海沿岸大量俄国城市,塞瓦斯托波尔,敖德萨,刻赤,但距离莫斯科还有1700公里,太特么令人绝望了。
见俄国亲人崩的这么厉害,这已经不是物资给养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基础的溃败。
英国人推不动了,大汉却还有余力。欧亚线率先推进到车里雅宾斯克,西伯利亚线还在鄂木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