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施主请!”
住持在众人打完招呼后,也上前呼了声佛号,邀请众人进入寺院。
庙内应声响起一阵鼓声,这是径山茶宴的仪式进程之一,张茶榜名列邀约宾客,击茶鼓,恭迎贵客进茶堂。
明月堂前,寺庙里其他一些和尚已经在这里等着了,在众人抵达后,住持与等候的和尚们一起恭迎几人进入茶堂,先是在一尊佛像前停了下来,有和尚给前来的每位宾客递上一柱香。
毕竟这个茶宴最初就是寺庙为了答谢香客施主所设立的,这里本来是一间佛寺,那这个敬香礼佛的仪式肯定是少不了的。
黄德明等茶商,与万寿禅寺的住持也是老朋友了,这次的茶宴筹备得比以往更奢华一些,从准备的器具、桌椅板凳装饰物这些,就显得格外隆重。
人员方面,刚刚在明月堂外迎接的基本就是万寿禅寺所有的和尚了,其中一些,在给几人递来礼佛的香后,就先退下离开了,只剩下几个穿着华丽袈裟的大和尚留在一旁陪同。
这几个和尚,也就是外人所说的“大师”了,对佛法禅理的修行与理解,不是那些普通的小沙弥或者职业和尚可比的。
风宸接过香,对着面前的佛像略微倾身,随后将手里的香递给一旁的姬兰汀,由她敬拜完成后,一并将香插进了佛像面前的香炉里。
待两人敬香完成后,身后的黄德明等人才上前敬拜。
看得出来,他们的神情还是颇为虔诚的,商人很多时候还是相信这些玄学的,也有许多人回首自己生涯,会发现自己之所以能获得成功,很多都有大运来时乘风起的经历,过了那个时段,那个契机,他会发现自己的能力其实并不是身边最强的那个。
敬香完成后,风宸在住持的引路和陪同下,到明月堂内的茶桌旁落座,众人依次坐下。
除了黄德明等人,这次茶宴没有其他的客人,也有几个大和尚和住持,作为寺庙方参与这次的茶宴。
先是由住持亲自进行煎汤点茶的演示,一举一动,不急不缓,不骄不躁,看起来倒也颇有一番赏心悦目的感觉。
只是……多少有几分霓虹茶道的影子。
龙国说茶不说道,而是茶艺,事实上,如果理解道这个字,就不会在它前面再增添任何名词字眼。
现在所谓的茶道、花道、香道……都是传出去,让半吊子的人叫开了,再传回来的结果。
龙国对这些的描述,应该是技、艺、术、法,不会是道。
当然,因为霓虹的茶道由径山传出,而径山茶宴实际上经过断代失传,再复原回来,多少也会借鉴于古籍记载,以及曾经师从于径山的霓虹茶道。
最终,是你学我,我学你,倒也分不那么清了。
住持介绍着他现在所用的茶。
“这是我们的径山茶,虽然不如许多名茶那么出名,也有几分佛韵禅理在其中,请施主品鉴。”
住持将点好的茶做展示,随后另泡了一盏,将第二泡的第一杯敬给风宸。
径山茶宴有两个主要项目,一则是鉴茶斗茶,茶宴上会有来自不同商户的茶叶让客人品鉴。
二则是品茶的同时,说揭讲禅。
这也是刚刚那几个大和尚留下的目的之一,他们会在品茶的同时,说揭语讲禅辩论。
一般而言,能参加径山茶宴的客人,除了身家不俗,对佛教也都是有几分理解的,所以客人一般会参与这个环节,更像是对高僧问问题答疑解惑,讨论一下禅理。
但风宸两人之前从没来过万寿禅寺,其实寺庙对他们的背景也不是很了解,只知道是贵客。
那万一两人对佛教禅理一窍不通,总不能冷场,所以今天寺庙里几乎所有大师都在场,就是为了不冷场。
还不能让贵客感觉自己不懂,从而丢了面子啊!
他们的任务就是,就算风宸和姬兰汀对禅理一窍不通,也要让他们感觉到参与进来了,而且还讨论上了,并且说得不错。
“不俗。”
风宸喝了一口递到面前的径山茶,略微点头,淡淡的点评一句。
“风少,尝尝这个,我家的千岛银珍。”
刚放下茶杯,一旁的冯卫国泡了杯茶递过来,殷切讨好。
风宸侧目看了他一眼,从面前点心碟子里拿了一块糕点吃了,又用清水漱了下口,端起茶杯看了看茶汤成色,凑近唇边轻嗅,小抿一口。
“还行,我不怎么喜欢绿茶。”
“喜不喜欢的,尝尝鲜也是好的,风少,还是试试我家的安顶云雾吧!”
黄德明笑了一声,泡好一杯茶递过来。
“风少都说不喜欢绿茶了,还是尝尝我家的九曲红。”
旁边又有茶商殷勤的推荐。
而这时,先前的冯卫国陪笑一声,试探的说道:“虽然您不喜欢绿茶,但也不妨给亲朋好友带点儿回去尝尝嘛!”
“或者给您家公司的员工茶歇,试试我们的茶叶,我给您打八折!”
空气瞬间寂静了一刹,主要还是黄德明带起的,听到冯卫国这话,他一脸不可思议瞪大眼睛望着冯卫国。
不是,你缠着赶着要来,该不会以为我是为了来向风少推荐自家茶叶卖货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