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山茶宴,历史已有千年之久,始于唐,盛于宋,最初是由万寿禅寺宴请施主品茶斗茶的一种活动仪式。
后来在径山古刹之间流传下来,宋朝时,霓虹国的南浦昭明和尚来万寿禅寺拜师,将万寿禅寺的茶文化、茶具带回霓虹,形成了霓虹的茶道。
当然了,香客施主那么多,要是为每一个前来礼佛的施主,都准备这么一个仪式感拉满的品茶宴会,那佛祖都成穷光蛋了。
径山茶会曾经失传,最后在一群茶商的鼎力相助下,恢复了过来。
至于茶商,为什么要帮助恢复这么一个历史文化的遗产,也是十分明了的事情。
茶文化发展得越好,传播得越好,他们的商品才好卖出去啊!
至于这份来自径山茶宴的邀请函,也是来自一名茶商,沾了一个商字难免显俗,而径山茶宴这样既有文化底蕴,又有历史厚重感,仪式感也拉满的宴会,在茶商黄德明的眼中,就是一个最好的宴请风宸的方式。
风宸原本没打算会来,相比于佛教的禅文化,他还是更喜欢道教的道文化。
虽然他入了道教,但在他眼中,道教的内涵远远不如整个道文化来得丰富悠远,因为所学庞杂,所以能够在一个更理性客观的角度去看待。
并不因为自己也算是道教中人,便觉得这个教派是天下第一了。
学杂而精,无所不能,无所不会,犹如海纳百川,这也是道文化的一个特点。
所以太平凡的人修不了道,只学一门,都不一定能达到精通,又如何学杂而精呢?
你以为传说中那些老道士天天关起门来闭关,都研究个什么劲儿,什么都学一点,什么都学到精通。
道不善辩,历史上多次佛道之争的辩论赛,都输给了佛教,这也是佛教能在龙国这么快发展昌盛,融合各种本地文化不断升级的原因之一。
至于另一个原因,道教有反他是真敢造啊,而且还因为所学庞杂,深耕修道又需要一定财力支持,出身一般不会太俗。
这又有能力,又有钱财,又有反骨,哪个皇帝不怕?
但偏偏,有时候还真得倚仗一二修道者的才能,于是长达千载的佛道之争经久不衰。
风宸倒是对佛教没什么意见,因为……他也学过一些,并且,历史上精通于儒释道三教的人也不少出现。
了解得够多,就不会因为个人感情对某一桩事物,发表批判意见。
他只是觉得没什么意思,所以拿到请帖的时候,也只是丢在一边,没决定要不要来。
但姬兰汀似乎有些兴趣,于是今天的行程就变成了去参加径山茶宴。
“嗡……”
威严肃穆的钟声在佛寺中回响,万寿禅寺的门口,站了好一群迎接风宸和姬兰汀这两位贵客的人。
茶商,不止黄德明,还有几个他的同行,显然是知道他的动向,虽然基本不知道风宸身后的背景,但还是跟着来了。
这些茶商,虽然是竞争对手,也是朋友,平常出了新茶也偶尔聚一聚。
黄德明是受了他老丈人的点拨,至于其他人,纯属看黄德明搞什么,有点儿反常,必须得插一脚。
除了黄德明,还有一个老和尚,跟黄德明一起站在前排带领众人,是万寿禅寺的主持。
黄德明远远看见两人带着几个保镖,连忙迎出了二里地,激动的伸手与风宸握手。
“风少你好,我是黄德明,今天能请到您来赴宴,真是三生有幸。”
“您请……您请!”
黄德明恭敬的在前面开路。
身后几个茶商面面相觑,不是,这省长家公子啊?
用得着这么卑躬屈膝吗?
不过,从黄德明的表现,他们也知道风宸的背景绝不会平凡,毕竟,这老小子平常最喜欢吹牛逼,招摇炫耀,人到中年,还跟个小年轻儿似的,喜欢跟那些年轻人比个名表名车,要是搞到手一辆八几年、九几年的限量老爷车,还得跟他见过的每一个人吹嘘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