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朝堂之上的事对百姓来说太过遥远。
对于晋昌坊的百姓来说,朝廷上的那些事还不如五月的时候晋昌坊搬来了一个外地人少年的事更能吸引人。
这个神秘少年在晋昌坊安了家,在一个与他一样不起眼的角落买了一套宅子。
一般外地人都会受到当地人的欺负,更不用说人丁单薄到只身一人的少年郎。
但是这位少年郎不一般,他居然是由万年县官吏亲自送来的,这让晋昌坊的百姓吃不准他的来路。
这位少年郎很是低调,他住在一座不显眼的四合院内,请了几个工匠师傅随便拾掇拾掇之后就住了进去。
这位少年低调到不到三天的时间内,晋昌坊的百姓就忘记了他的存在,就算是他的邻居,也就在每天早晨时,听见院落里打拳的声音才能想起这座空宅子有主了。
晋昌坊是一个主要由在册工匠居住的坊,这里的百姓大部分都是无地百姓,靠着手艺讨生活,属于贫困人口。
这是化名为郭念祖的沈炼首选之地,他本来就出自贫苦,所以他打算从这里开始他的布局。
就在这位少年来到晋昌坊第五天的时候,晋昌坊百姓已经不在意他了,他们的关注点转移到了另一件事上。
在六月的时候,长安又发生了一件不起眼但是百姓都熟知的事。
在长安城东市成立了一家新的车行,据说这家车行背后的人神通广大,居然能通过吐蕃占领的河西走廊,直达西域。
这件车行送来的第一批货物,确实是中原没有见过的东西。
能打通被吐蕃占领的河西走廊,说明这家车行背后的势力不容小觑。
这家车行成立之初,急缺大量的劳力和车夫。
由于一趟路途万里,他们招工以精壮汉子为主,尤其退伍老兵优先。
最主要的是这家车行招工待遇很诱人,只要跑一趟西域,从出发开始算天数,每月的收入抵在长安三个月的收入。
众人当然知道这其中的凶险,但是车行掌柜还说了,只要去了西域,还可以带回一兜属于自己的东西,而且保证不被查。
这种说法就很灵性了。
敢这般承诺,意味着打通了边关守将。
所以速达车行的背后之人更显得神秘了。
于是晋昌坊的一些百姓也去参与了招工。
……
随着沈炼在长安开始布局,长安周边经常出现失踪人口,不是一个一个的失踪,而是一家一家的凭空消失。
其中长安附近有名的术士就失踪了三四家。
失踪的不只有术士,还有一些能工巧匠。
然后那个无所不能的车行庞大的队伍中,总会出现携老扶幼的神秘人物跟随车队一路往西而去。
七月底,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在一处山坡间有一处林子,在林子里用篱笆围了一个园子。
园子上面挂着一面简陋的木匾,上面用墨汁写着两个狂放的打字——南园。
园子里却是一堆坟墓,其中一座新坟旁边的茅草屋前面,一位消瘦的男子轻抚着手中宝剑,眼神里黯淡无光。
看起来像三十多岁的他胡子拉碴身穿孝服,看起来倒是像个失意人。
他突然弹了一下手中的剑刃,剑身发出一阵剑鸣。
这位不得志的中年人仰头长叹:“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随即他苦笑着摇摇头,自嘲一笑,接着道:“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更像是少年不得志的满腹闹骚。
“长吉先生,好诗!”
突然一道不合景的声音打破了这位男子的感慨。
一道略显稚嫩的声音响起,语气中带着忿忿不平道:“可谁想先生只有十九岁!”
那位男子起身环顾四周喝道:“谁?”
沈炼从一棵树后面踱步而出。
“某家主人早就听闻先生大名,而且得知先生在此为父守孝,特遣某不远万里来寻先生。”
说罢沈炼站在男子面前恭恭敬敬行了个大礼道:“在下,安西郭念祖!”
那憔悴男子略一犹豫,宝剑入鞘,对着眼前少年还礼道:“在下,昌谷李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