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沈炼探望李贺不久,南园起了一场大火。
等族人赶到的时候,南园已经化成一片灰烬,他们在灰烬中发现了一具烧焦难辨的尸体,这具尸体怀里还紧紧地抱着一卷文稿。
残破不全的文稿中裸露这半首诗: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这首残诗正好是李贺自怨自艾之作,这也证实了这具尸体就是李贺本人,因为只有他才会把诗作胜过生命的。
“唉……可怜的长吉,遇事不顺!”
族人惋惜李贺的遭遇,他本来已经被国子监博士韩愈所看重,可惜正好遇到他父亲病故,在百善孝为先的年代,李贺不得不放弃好不容易得到的仕途返乡守孝,这一守就是要三年。
结果还未施展才华的李贺本人,嗯便被一把大火烧死。
很快这具尸体被李贺族人收敛入棺并下葬。
……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在连绵半里长的车队里,一面“速”字旗悬在最前面的车头上。
队伍中一位英俊青年腰悬宝剑,一身素衣坐在马车上,看着手中的一张纸片入了神。
“原来太子殿下度过某家的诗!”
李贺不由的将手伸入怀中那卷太子教令,年仅十九岁的李贺居然被太子亲自下令夺情,要他前往安西都护府任职。
前来寻找李贺的少年郎告诉李贺,如今太子在安西都护府扎稳脚跟,收复了四州之地,将来还要率领唐军收复何止五十州!
自幼出生官宦家庭的李贺或多或少听说过朝堂之上的斗争,尤其如今郭氏一族名满天下,而先帝顺宗死得不明不白,所以李贺对李宁转战西域的大胆想法所折服。
在沈炼全盘托出李宁对他的欣赏之后,李贺便按捺不住胸膛中的那腔热血。
就在他还犹豫之际,沈炼递给李贺一张李宁专门在不远万里的西域给他写的一首诗。
为首的一句正是李贺写的《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诗句,但是后半句“人间正道是沧桑”则表明了这位太子殿下胸怀天下的大志向。
李贺当场被决定听沈炼的话,决定配合沈炼演出一场金蝉脱壳的计谋。
于是李贺便出现在了速达车行的车队里。
李贺将那张小纸条上的诗词背得很熟悉了,但是他还是每天都要掏出来看一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李贺小心翼翼收起那张太子亲笔诗,抬头望向太阳落山的地方。
李贺目光坚毅道:“殿下,某愿陪你实现大唐复兴!”
在这个速达车行第一支开往西域的庞大队伍中,还出现了好多携老扶幼好像是一大家子的客人跟随车队一路往西而去。
……
就在李贺跟随着第一批速达车行离开长安的时候。
速达车行神秘的掌柜终于出现了。
长安城外,汾阳王郭子仪旧王府。
“你当真来自西域?”
郭鏦死死盯着眼前沉着冷静自称来自西域的速达掌柜,一位中年男子。
“回郎君,某家自幼在武威郡王府长大的,某家怎么可能骗郎君呢!”那中年男子一副恭恭敬敬的模样。
“某家六叔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那中年男子眉头微皱,但还是很有耐心地将郭昕近况说了一遍,完了还担忧道:“某家看来,老王爷是熬不过这个夏天了……要不是当年他收留某家,某早就死在乱兵之中了。”
说着这位速达车行掌柜不由黯然神伤,眼圈发红。
郭鏦听完之后,回头往屏风后面看了一眼,后面并没有什么动静。
郭鏦的语气变得柔和起来:“那某家派出的信使前往安西都护府,怎么没见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