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珍珠听着这话后,她是开口提一话,她说道:“郡王爷,妾有一话……”她是迟疑一下。
李隆暻的目光瞧过来,他是等着钱珍珠继续讲。心急的继妃秦氏是说道:“妹妹有话就说,何苦吞吞吐吐的。这儿没外人,咱们自家人说话有什么好怕的。”
钱珍珠瞧着确实是没有外人。侍候的丫鬟婆子也被打发的远远的,全在照顾着李毓秀和李毓萱姐妹二人。
钱珍珠就是压低声音,她是说道:“妾听说,民间的老人最忌讳一个老字。都是老小儿,人越老越是不服输,也是最贪寿。”
许是点到即止。就钱珍珠本心而言,她觉得这等话啊,若不是今个儿提到此处。她也不愿意多嘴。毕竟太容易让人想歪。
“老……”这一个字眼儿让李隆暻是念叨一回。
李隆暻是叹息一声,他说道:“钱氏,你是提醒的对。”
“王爷,妹妹是细心人。这等事情依着妹妹的话,也确实应该注意些。避讳一些,总能让宫里的长辈们听着入耳。”继妃秦氏也是赞同一回。
李隆暻是点点头。
瞧着妻妾和睦,李隆暻就是装一回傻子。他愿意相信二人确实是感情不错。至于里头的什么交易与文章,李隆暻是不相深究。因为在他瞧来没必要。
李隆暻这里是甩手掌柜,他是轻轻松松把事情禀明上去。
东宫那一头的太子妃从太子口中知道这事情后,她是说道:“五弟是一个滑头的。原来还以为五弟最是忠厚老实,如今瞧来,本宫是瞧走眼。”
“五弟在朝堂上是本份,可五弟也不傻。”太子倒是看得开。
“其时五弟的意思不重要,父皇的心意最重要。”太子的目光是望向泰和宫的方向。太子妃一听这话后,她的神色也是凝重起来。
是啊,皇帝会是什么意思呢。这一桩婚事何尝不是东宫的试探。
如果东宫拉拢贤郡王,皇帝还是默许。那么东宫心安。如果皇帝不同意,也许东宫上下真会寝食难安。因为皇帝已经懒得安抚一下心中忐忑不安的太子。
泰和宫。
永安帝老了,人老了之后免不得精力不济。偏偏手握乾坤,掌着至高无上的权柄。皇帝不能退。
“崔知善。”永安帝吩咐一声。
“奴婢在。”崔公公是小步快走到皇帝近前,躬身听着吩咐。
“你替朕去一趟贤郡王府,去赐下一道圣旨。”永安帝倒不是性子慢,他是真的人老了,精神头不足。
朝堂上的事情够多,皇帝已经精力不济。等着五子李隆暻报上来东宫牵红线的事情后。皇帝不在意,他只是忘记了。
如今永安帝想起来后,永安帝又是想到东宫的太子,还有如今秋日里又病一场的赵贵妃。
贵妃与太子是母子不安。永安帝瞧着也是心烦意乱。永安帝不想让东宫多想。于是这一桩婚事,永安帝自然是准备同意。
皇帝的圣旨,崔知善这等皇帝身边的贴身大伴自然没有不应的道理。崔公公是高高兴兴的应下来。
等着这位皇帝的贴身大总管去一趟贤郡王府,再是宣读一回赐婚圣旨后。
满京都上下没人不知晓,贤郡王府的庶长子与东宫太子妃的娘家侄女定下婚约。这是皇帝赐婚,自然没有反悔的道理。
赵王府。
赵王知晓这一道圣旨后,他是冷笑一回。他还与僚官商量过一番。
在赵王的眼中,这就是父皇的偏心眼儿。赵王是跟僚官说道:“父皇待太子从来不同,瞧瞧,这是明指着五弟,让五弟去巴结太子。咱们花心思与大臣一道商议朝事落在父皇眼中是结交大臣。搁太子这儿就是兄弟情深。”
赵王心头不高兴的很。奈何皇命难违。就是让赵王更不高兴的事情还在后头。
皇帝先下圣旨赐婚,然后,在两家订婚后,这一年的秋日里,又是降下圣旨同意贤郡王的请封,其庶长子李茂禛册封为王府世子。
宫里读书的李茂禛知道自己册封为世子时,他是欢喜的。
当然在宫里多年,李茂禛还是懂得喜怒不行于色。得着恩,自然还要谢恩。
皇帝跟前,李茂禛这等皇孙露面的机会不多。如今谢恩,李茂禛才是单独的见着皇祖父。
“孙儿谢皇祖父恩典。”专门去一趟泰和宫求见。李茂禛也不确定他能否得着召见。毕竟皇帝事忙。
这一回李茂禛求见,却是崔知善公公客气的领进正殿。
李茂禛见着皇祖父是恭敬问安。皇帝倒是难得的打量起这一个孙儿。皇帝唤起后,还是招呼孙儿到近前。
人老了,眼神不好使。只是皇帝要强,他是不会把自己的老态表现在人前。
永安帝是带着水晶镜片。他打量一回面前的孙儿。他说道:“端是一番人才,你是像极了你父王。”
“老五那孩子请封你为世子,想必也是子肖父。”永安帝夸一回皇孙。然后,他是唤来崔知善,让这一位贴身大伴是给皇孙赐赏。
只是简单关心几句,再是给赏后,永安帝就是让这一个皇孙去给祖母问安后,就可回一趟京都的家。
毕竟正式的世子庆贺喜宴,当事人不在场可不行的。
李茂禛带着欢喜,他是从泰和宫告辞出来。李茂禛谢过送他的崔知善公公,自然也是送上一方玉壁,当是谢礼。
崔公公是大方的收下,尔后是送上李茂禛离开。
咸福宫。
庄嫔是等待良久,她是待来大孙儿。庄嫔是欢喜的瞧着大孙儿李茂禛见礼。庄嫔说道:“快起来,让本宫好好瞧瞧。”
庄嫔是真的欢喜。毕竟儿子李隆暻请封世子的事情没瞒着。皇帝一直不同意,这里头有没有什么别扭,庄嫔是担忧的。
庄嫔心知肚明,嫡孙没指望,这能指望的就是庶孙们。
诸孙里,就是长孙一直在宫里读书,也是在庄嫔眼皮子底下长大。这一众孙儿里自然就是李茂禛最得庄嫔的心意。
这最可心的孙儿做世子,在庄嫔瞧来最好。因为这一个孙儿与她的感情最深。
庄嫔也是要考虑未来,庄嫔可是知道儿媳秦氏对她的不待见。
儿媳那一头不能拉拢,打小养在身边的孙儿李茂禛就是庄嫔的后手。祖孙感情好,儿媳秦氏那一个嫡母想跟她这一个嫡亲的祖母比一比,庄嫔觉得她稳胜。
“孙儿得着祖母的照顾,在宫里样样都好。祖母,您瞧瞧,孙儿哪处都是极妥当的。”李茂禛在祖母跟前自然捡着好话讲。
李茂禛还是提到秋年的秋狩,他的骑射功夫有进步。他笑道:“待秋狩时,孙儿还想猎着狐,也是留着狐皮给祖母。祖母爱用狐皮,孙儿也想尽着孝心。”
祖孙二人说说话,孙儿又是孝顺的好孩子。庄嫔自然是越说越开心。
庄嫔留着孙儿一起用饭,待孙儿要离开时,她是万分舍不得。只是想着孙儿这一回是得到册封,是回郡王府里办喜宴。
庄嫔是依依不舍,她说道:“你是大喜,祖母不能参加。这贺礼祖母是不能省下来的。”
庄嫔是唤着杜嬷嬷,让她跟着去一趟贤郡王府。给大孙儿李茂禛的贺礼还得让杜嬷嬷亲自送回府。
对于长孙的重视,庄嫔自然是要用行动来表达。同时也是对郡王府里其它孙儿孙女,也是要送一些小礼物。
庄嫔刷存在感,杜嬷嬷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替主子办事情,杜嬷嬷乐得跑腿儿。
从皇宫出来,李茂禛待杜嬷嬷的态度是挺和善。在宫里长大,李茂禛与杜嬷嬷也是亲存的。
“嬷嬷,我这一回得着册封,祖母替我高兴倒是颇费一场。”李茂禛是说道:“嬷嬷,我想晚些回府,也想在街上买些礼物。有给府中长辈们和兄弟姐妹。还有就是给祖母的一点小礼物,也是让祖母在宫里把玩当一点子趣儿。”
出皇宫,李隆暻想逛街。他自然有自己的理由。这等理由落在杜嬷嬷耳中那自然不能拒绝。
“世子您是一片孝悌之心,端是好事儿。奴婢瞧着极是好的。”杜嬷嬷是笑着附合一回。
杜嬷嬷能像得到,等着回宫时再带上世子的礼物,娘娘想必也是欢喜着。
等着李茂禛在街上买到合心意的礼物,带着伴当和杜嬷嬷等宫人一道回到贤郡王府时。
贤郡王府里也是一番热闹。毕竟这是李茂禛被册封世子后的回府。人人都是喜笑颜开。
李茂禛先去正院,他先给嫡母问安。秦五娘瞧着这一个庶长子,她是亲切有嘉。
问一番后,瞧着李茂禛拿出给二妹妹李毓萱的小礼物。秦氏更满意。这一个庶长子是一个懂得爱护弟妹的长兄。这自然是更好。
李毓萱得着礼物,她一个小姑娘也是欢喜的。这会儿自然是被李茂禛哄得“大哥哥”长,“大哥哥”短的。
秦五娘瞧着女儿李毓萱的活泼,她的心情甚好。直到杜嬷嬷说明来意,也是送上庄嫔给李毓萱的礼物时。
李茂禛注意到嫡母的态度是客气得很。李毓萱一个小姑娘得着礼物是高兴。
待李茂禛从正院离开后。秦五娘是望着庄嫔给女儿的礼物,她的眼神一瞬间有一些异样闪过。只是眨眼的事情。
稍片刻后,一切又是如常。秦五娘是跟萱姐儿身边的奶嬷嬷说道:“娘娘赐下来的东西贵重,还是收拢到小库房。总不能让娘娘赐物有着磕着碰着。萱姐儿年岁小,她可没有一个轻重的。”
奶嬷嬷在郡王妃跟前哪有反驳的道理,自然是哄一哄二姑娘。
最后庄嫔给嫡孙女的礼物在二姑娘李毓萱的眼前过一回眼,然后就是被归拢到小库房里锁起来吃灰尘。
至于李毓萱这一位小姑娘的跟前不缺侍候的嬷嬷和丫鬟,又是嫡出的姑娘。她哪会缺着小玩具之类的东西。
自然是小姑娘记忆大,祖母给的礼物早被小姑娘忘记了。
石榴院里,钱珍珠待着长子的归来。待长子李茂禛去正院请安,钱珍珠就是得到消息。
这会儿钱珍珠的跟前就是女儿李毓秀在陪着。至于福哥儿和禄哥儿,这一对兄弟跟他们二哥李茂禧一样,如今都在前院进学读书。
李茂禛一回来,钱珍珠打眼瞧见儿子时,她说道:“我儿真俊。”
如今的少年郎落在钱珍珠眼中,也是一个俊小伙子。再过些年,再长开些,再抽条些,那时候就是闺阁女儿心中的如意郎君。
“儿子给娘请安。”李茂禛行了礼。这一回是正紧的磕头。
“使不得。快起来。”钱珍珠瞧着儿子不光是磕一个头,还是一连磕了三个头。她是忙上前搀扶起儿子。
“娘待儿子好,生儿养儿,如今儿子大喜,娘自然是受得儿子的恭敬。”李茂禛是顺着亲娘的搀扶起身。他的脸上全是笑意。
杜嬷嬷等人也是瞧见这一幕。杜嬷嬷心头若有所思。
这会儿李茂禛是请安后,李毓秀也是向大哥哥福礼。这会儿还是亲亲热热的喊了话。
李茂禛把带回来的礼物给妹妹。尔后就是杜嬷嬷登场,杜嬷嬷是带来庄嫔的贺礼。
钱珍珠替儿子接下来,她自然还是要谢宫里的方向谢恩,谢的是庄嫔。
杜嬷嬷是避开。还是在钱珍珠谢过礼后,她是走上前搀扶起钱珍珠。
“侧妃,您太客气。”杜嬷嬷嘴里这般说一说客套话。
这会儿杜嬷嬷给过石榴院的贺礼。钱珍珠也是谢过后,还是送上红封,是给来送贺礼的宫人们的赏赐。
杜嬷嬷收下了,随她来的宫人自然也是收下了赏钱。
这会儿李茂禛也不能与亲娘多说话。他还得去一趟前院。
至于杜嬷嬷这儿自然要去一趟海棠院。二公子李茂禧的赏赐,海棠院的刘庶妃自然能替儿子收下。
杜嬷嬷先离开。尔后,钱珍珠是笑着对长子说道:“茂禛你去前院,也是与你的兄弟们多亲香亲香。”
“妹妹,可要同去。”李茂禛对李毓秀问道。
“不去,我可不打扰大哥哥和二哥、福哥儿和禄哥儿玩耍。我在石榴院里待大哥哥领着福哥儿和禄哥儿一道回来。我陪着母亲。”李毓秀笑着回道。
显然李大姑娘还是清楚的知道,前院里是男孩子们的住处。她年岁大了,哪怕是兄弟们也要避闲话的。
李茂禛点点头,他是与亲娘和妹妹道一声饶,他领着伴当往前院去。
当天,待李隆暻归来后。这一日的贤郡王府是开一场小宴。
这庆贺的自然是李茂禛回来。至于世子的喜宴,自然还要后头。
待小宴结束后。
父子二人去前院,在李隆暻的书房里,李隆暻方才是仔细的打量近处的长子。李隆暻笑道:“我儿长大了。瞧着再过几年就能替父分忧。”
“儿子再大,还是父王的儿子。替分忧是儿子的本份。就是论本心儿子盼着承欢父王膝下。只是又想着儿子进宫读书全是父王的殷殷期盼。儿子不能负父王的一片心意。”李茂禛眼中全是真诚。
能以庶长子的身份被册封为世子。这里头没有亲爹的爱护,那哪能啊。
李隆暻听着儿子的话,他是心头满意。李隆暻说道:“你即回府,你的喜宴王府会大办一场。另有一事,你母妃提过,便是你未来的妻族也会来参加喜宴。”
李隆暻指一指儿子,他笑道:“得你岳家看重,便是想提前见一见你的嫡妻,也是使得。”
“父王,在宫里时,儿子已经瞧过一回。”李茂禛赶紧回一话。
“哦。”李隆暻来了兴趣。
“儿子与东宫的兄弟一道读书习武,也是得着东宫的伯父召见。伯母还是让儿子在东宫的小花园里见过一回儿子未来的嫡妻。”李茂禛讲出实情。
“你大伯父和大伯母有心了。”李隆暻感慨一回。
“是啊。”李茂禛也是点头同意。可不是有心嘛,这一桩婚事就是东宫撮合的。在李茂禛瞧来,打从婚事落实后,东宫待他的态度越来越好,东宫的堂兄弟们也是与他走的更近。
有些事情只要不是傻子,还有什么不懂的。
李茂禛又是问道:“这一桩婚事是皇祖父赐下来的。父王,儿子是极满意的。就是您这儿会不会因着这一桩婚事有影响。儿愚钝,还望父王教导。”
李隆暻瞧着长子一板一眼儿,就是嘴角轻轻上扬,显然还是带着一抹笑容。
李隆暻伸手,他是故意重重的拍一下儿子的肩膀。
李茂禛是身子一晃,然后,他是站稳。李茂禛笑道:“儿子懂了。”
这一对父王显然是有默契的。李隆暻笑道:“你倒是本王肚子里的蛔虫,你倒是一个精怪的主。”
“父王,皇祖父都讲儿肖父。”李茂禛赶紧给一个回答。
“儿肖父。这极好,这极好。”李隆暻点点头,他的脸上全是欣慰。在李隆暻瞧来,有一个肖父的儿子,还是一个能干的继承人。他心头是满意的很。
书房里的一对父子谈得开心。
今个儿得着父王和母妃的开口,让孩子们都是回后宅的小院住一回。
李茂禧自然是回了一趟海棠院。打心眼儿里,李茂禧压根儿不想。
这不,他又是受到亲娘刘庶妃的念叨。刘庶妃是说道:“你一个傻的,你瞧瞧,你大哥哥如今是世子。难得回府一回,你还不赶紧多亲香亲香。你装什么清高的,你还是闪的远远儿的。”
刘庶妃心头不满意。她也有自己的小九九。刘庶妃瞧着郡王妃和钱侧妃越走越近。两人好得跟一个人一样。
刘庶妃心头一直是不安的。特别是这些年里,郡王府打从五公子夭折后,就是一直没有一个喜讯。
刘庶妃可是听说过,宫里的庄嫔娘娘想赐人,全让郡王妃给拦下来。
瞧瞧,郡王妃这是什么心意,刘庶妃又是不傻。她是看懂了,郡王妃和钱侧妃是联手。
在这等情况下,自然就是东风西风聚一处,其它女眷是翻不了后宅的天。
本着打一杆子可能有枣。刘庶妃也盼着儿子李茂禧多亲近一下钱侧妃的儿子们。将来兄弟感情好,儿子才不容易吃亏。
当然儿子好,刘庶妃也是能有一个好前程。这同样是宗室子,得着提拔的跟不提着提拔的,在刘庶妃瞧来就是大不一样。
对于东宫待世子李茂禛的亲近,刘庶妃也有耳闻。特别是东宫撮合的婚事啊。刘庶妃暗戳戳的想着,这等姻缘落世子李茂禛的头上,贤郡王府的前程自然就是寄于世子李茂禛一身。
刘庶妃是识实务的人,她想着儿子也得懂一懂这一个道理。于是就是又在儿子耳边念一念,当一回耳报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