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知府的惊疑不定只持续了一会儿,想起顾思的性子,很快就将这种情绪压了下去。
是也好不是也罢,现在顾思是他的弟子,总不会害他。
皇帝驾崩,顾思感觉对于普通百姓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影响,除了一些等着新皇大赦天下的特殊人家,还有家里有婚丧之事的人家。
许轻的婚事向后挪了。
舒家只买了几斤肉。
顾家曾祖父感叹的说:“这也是天热,肉放不得,要是冬天,就得一次多买点,不然等大人下令不准屠宰,想买也没地儿了。”
“肉便宜了吗?”顾思问。不赶紧全卖出去,要是不能卖了,天热就放坏了,赔手里了。
“一斤便宜三文,这也是天热,最近又没好日子,要是天冷,或者好日子多了,大家都急着办事,成亲的换宅的等等,肉价有时反倒能上去。”
“那咱们不换日子吗?”顾思问。换新居是件大事,要请人暖宅,不是说想搬就随时能搬的,原本家里人已经看好了日子,好像就在最近。
顾家曾祖父本来已经决定了,听了后还是迟疑了一下:“向后挪吧,不赶日子。咱们就几桌,又不大办,就小办一下,不怕,最多不要荤肉就行了。”
顾思一想也是,自家认识的人家境都好,来得亲朋不缺这几口肉,席上没肉也不会让人失望,素菜做好了也好吃。
要说谁关心皇帝驾崩,那自然是官员了,一朝天子一朝臣啊,对于有些人来说,就是命运般的大影响。
除此之外,还有读书人,尤其是举人。
“不知道会不会开恩科。”左惜时和着顾思聊天时,就这样猜。
“应该不会,去年已经开过一次恩科了,今年是正科,要是明年再开恩科,那就连着三年会试了,想来不会取这么多进士。”顾思猜测。
大家都觉得说的有理。
很多举人也都猜到了这点,很失望,不开恩科,就少了一次机会啊!
顾思开始跟着孙知府学习。
等他看过乡试题以后,就发现他以前进入了一个大大的误区。
他以为科举只考写文章,要博览群书见识广头脑灵活,但他没想到要这么“博”啊!
比如这种题他就没经验,不会答!
问:扬子云不读非圣之书。圣之训通,其能成一家言者即圣也。诸子之学,亦宜涉猎。……天文之学,古重占验,《黄帝》、《巫咸》、甘、石《星占》何不见于《艺文志》?
《灵台秘苑》、《开元占经》犹可循览欤?*
这些书都是有名的,不过都没学过,一本都没!
顾思偷偷去看孙守,想着孙守家里书多,或许学过这方面,会做?
孙守皱眉思索:“我好像在哪里见过这道题……”
“哪里?”孙知府反问。
孙守想了一阵。
他的记忆实在好,终于想到了:“小时候见过!这题你给我爹我出过!是我曾祖的同科任……山东学政时出过的观风题!好像……姓孙!”
观风题相当于乡试模拟题,这种当然也在练习的范围内。
“没错,那你会答吗?”孙知府问。
顾思跟着孙守一起摇头。
孙知府就布置了要读的课本:“等你们读完了,文章做出来,我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