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作坊年终分红
冬日,司沐颜的羽绒服做出来了,作坊与铺子上的工人,人手两件羽绒服作为工服。宋集村其他的村民想要,也可以来宋家购买,但是其他村子就没法供应了。
因为收集的羽绒只有这么多,而且工序不太轻松,又没有形成固定的流水线,做起来麻烦,给宋集村村民的价格很低,真正进入市场,肯定不能这么低的价格。
而刚好,今冬寒冷,便是岭南一带,也下了不小的雪。
司行知背着手站在廊下,看着大雪纷飞的天气,拢了拢身上的衣裳说:“我们这里都这样寒冷,北方一定冷得受不了,也不知百姓们要如何御寒。”
天冷是可以冻死人的,普通百姓御寒的方式,只有多多砍柴烧炭,冬日里减少外出,衣服里面多絮点布料芦苇什么的。至于有钱有权之人穿毛皮,絮蚕丝,那是普通人想也不敢想的。
羽绒相对毛皮蚕丝等物,肯定更好得到,价钱也应该便宜不少。
不止司行知这么想,村里脑筋活络的人也有了想法,跑过来找司沐颜。
“大姑娘,羽绒服这么好,不如开个羽绒服的作坊?”
宋集村有两个作坊了,作坊越多,需要的工人就越多,能挣到的钱就越多,他们自己有活儿干的,还想着家里人,亲戚能不能也有活儿干,日子红火,是家家户户都希望了。好几个有名的懒汉,见别人家日子过好了,婆娘都娶进门了,他们是跃跃欲试,恨不能马上让司家人知道,他们改过了,肯干活也能干活了。
“对呀,咱们穿着羽绒服出去,外头不少人问呢。要是开了作坊,肯定买的人很多。”
司沐颜摇摇头:“羽绒服不好定价,有钱人不需要,普通人买不起,不合适。”
“为什么呀,咱们是大周最热的地方,冬日里也不太冷,但我听别处来的人说,别的地方年年下雪冻死人呀,咱们不买,别处地方的人也肯定要买的呀。”
“就是,羽绒服又不像吃食会放坏,运送出去耽搁些时日也没事。”
司沐颜解释:“我卖给你们羽绒服的时候说,让你们不要告知别人你们的价钱,是因为羽绒服的价钱根本下不来。我收集了那么多的鸭绒,也就做出这么几十件来,而且岭南冬日不冷,我做的都是薄的羽绒服,一件衣服这么薄,在寒冷的地方,根本不足以御寒。”
“这……”
大家面面相觑,不太懂这个意思。
司沐颜继续说:“比如京都,京都的普通人,想要一件足以御寒的羽绒服,需要我们现在穿的五件,来做成一件。布料,充绒的工艺,成本是现在一件的五倍不止。如果按照现在的流程来做,单件不算人工只算材料成本,那是要二两银子以上的。”
听到二两银子,大家倒吸一口凉气。
“这么贵?那……”
司沐颜也没等他们问,又说:“我说的是,以目前我们村里的材料充足的情况下。如果真的批量制作,鸭绒与特制布匹哪里来?在外面收购的价钱如何?或者大批量的养殖,这些只会让成本增多。而我是商人,不是慈善家,也没有能力只以最基础的成本价,售出我的羽绒服。”
“再说了,比起岭南,其他地方更需要羽绒服,运送的成本呢?我们不可能自己运输,最合适的方法就是去别的城池寻找合作的商人,将羽绒服供应给他们,到时候价钱势必再番上一番,百姓们还能买得起吗?”
众人都沉默下来,这么算下来,羽绒服比毛皮还贵。至少毛皮料子,猎人们打到成色一般的,普通人还能捡便宜买一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