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补偿
黄父正在办公室浇花,一个电话打了过来。
“喂,您好,这里是财政局,您哪位?”
丁治国听到他那悠闲的声音就生气,磨了磨牙,这才说道:“老黄,是我,丁治国。”
黄父顿时就眉开眼笑了:“老丁啊,怎么了?有何贵干呀?”
“你家那个果林纳入了征收范围,现在正在商谈补偿的事儿,你这两天就抽时间回一趟吧!”
顿了顿,他又悄声提醒:“你记得带上你的租赁合同和每年的产收证明。”
大家都是和钱打交道,黄父对这些事自然是心知肚明。
不过老丁愿意提醒他这一句,这个情他承了。
等林宏明到家后,黄父开了个简短的家庭会议。
“我们家那个果林纳入了征收范围,通知我回去办手续呢!”
黄父脸上看不出什么喜色来。
双福镇发现金矿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他也是大力支持。
不过,家里那片林子他付出了不少心血,好不容易果树长大了,每年也能结不少果子。
地被征用后,那些果树肯定也得砍掉,想到那些树,他就心疼。
黄丽挑了挑眉,笑着说道:“爸,你是心疼那些树吧?”
黄父缓缓点头,眉梢间挂满了忧愁。
“那还不简单,我不是买了块地吗?种那里头不就行了!”
赖老头赔给黄父那块荒地面积有一亩,之前一直荒着,黄父觉得可惜,今年初就非要去开荒种地。
黄丽拗不过老父亲,只好同意了,花钱请人开荒、犁地,又掏钱买了不少农家肥,把这块地给打理出来了。
如今,那块地里一半撒了毛豆,另一半地稍微肥沃点就种了早玉米。
毛豆和玉米都是六月成熟,等手续下来还要一两个月,到时候再移树时间也来得及。
黄父听闻这话只高兴了一瞬,脸又垮了下来。
哪有六七月移树的?那树不得死光了?
不过,这也是最妥帖的办法了,再纠结下去,挖掘机一进场,啥树都不剩了。
林宏明要上课,黄丽不会开车,黄父又不愿意坐黄丽的摩托车后座,商量了一会儿,父女俩打算坐客车回去。
他们刚收拾好准备出门时,传来敲门声。
黄父出门一看,原来是王助理。
王助理一脸的笑容:“黄叔,常务知道你们要回镇上办事儿,特意让我来接上你们。”
黄父也没推辞,喊上黄丽就出发。
这一路上,黄父始终沉默不语,他的心情犹如一团乱麻般复杂难解。
当他踏入那间工作了整整二十多年的办公室时,那种复杂的情绪瞬间如潮水般汹涌而至,并迅速攀升至顶点。
这间办公室见证了他太多的汗水与付出,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回忆。
那张陪伴了他十年之久的办公桌依然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不过,此时已经换了一位主人。
此刻,黄父凝视着办公室里的一切,想起他曾经在这里奋斗的点点滴滴,心中不禁涌起万千感慨。
然而,就在这时,丁治国那张熟悉的脸出现在眼前。
一瞬间,所有的感慨似乎都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微妙氛围。
“啧啧啧,去了财政局,这派头就是不一样啊!”丁治国上下打量后一脸打趣地说道。
黄父把手里的烟和酒给了他,笑道:“你努力一把,没准也能去财政局工作。”
丁治国也不客气,接过烟和酒收进柜子里:“我可没你那么好的运气,这贼老天瞎了眼,什么好事都让你给遇上了。”
他俩年轻时为了某些不可言说的原因演不对付,演着演着,俩人都习惯这样说话。
“我不是怕在这儿碍着你眼了嘛,我现在走了刚好给你腾地方。”
丁治国一脸忧伤:“你走了,没人跟我打嘴仗,这班上得没滋没味的。”
黄父笑着拍了拍他的肩,“你以前不是总嫌分给你的活太简单了吗?如今需要你挑大梁,你可得加油干啊!”
丁治国脸上是哭笑不得的表情,他就是嘴上说说而已,当不得真。
闲聊一阵儿,黄父便带着黄丽去了会议室开会。
这次征收的范围是金矿勘查点两公里内的山林和土地。
黄父的那个果林有三亩地是他自己的,剩下十二亩是租的,租了三十年,这部分补偿金就要分开计算。
还有地面上的产出,按照每年五倍计算,一直计算到租赁期结束。
财政所里的几个人拿着计算器噼里啪啦算了半天,这个果林应得赔偿四万三千六百八十八元。
黄父脸上并没有露出喜悦的神情来,到他这个年龄,钱对他来说就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黄父和负责人聊到果树的问题,负责人自然不会为难他,让他在三个月内移植果树就行。
得到他想要的答案,黄父脸上才露出了喜色。
今天来参与会议的还有万家兄弟俩,万老大看见黄父还很不舍:“黄叔,您最近身体还好吧?”
黄父笑着点头,“还成,你们呢?搬家了吗?”
万老大摇头:“还没搬呢,我大儿子想去城里买房,我想在附近买块地修。”
万家就住在果林跟下,离金矿太近,需要搬迁。
黄父估计万家这次能拿到六万块左右。
这样一笔巨款,恐怕他还没拿到手里就被人给惦记上了。
黄父跟万老大也是十几年的交情了,好心提醒一下:
“你家二小子也该上初中了吧,县城买了房就可以读县城的初中,以后就直升高中,考大学也容易些。”
“你们在城里住着,去干活也方便,如今西城正在搞建设,到处都需要人。”
万老大最崇拜的就是有工作的人,他把黄父的话奉为圭臬,心里盘算着等补偿款一下来就去城里买了房。
剩下的钱就存起来,留着以后给两个儿子娶媳妇。
万老二行事做人就没他哥踏实,他听着黄父和他哥说话就直撇嘴。
他可是不是他哥那傻子,他有了钱一定要大买特买,把以前想要的都买了,好好享受一把才行。
嗯……听说城里有那歌舞厅,到时候他还要去歌舞厅潇洒一把。
中午的时候,事情就办完了,高镇长又邀请几人一起去食堂就餐。
黄丽小时候经常在食堂吃饭,如今再去食堂还颇有旧地重游的感觉。
黄父刚坐下,黄丽就去给他盛饭又打汤,还贴心的把保温杯里的温水换成烫一点儿的水,这贴心的行为让黄父小小的虚荣了一把。
“还是闺女好,贴心。”高镇长赞许地看着黄丽,嘴里夸道。
黄父笑着附和道:“是,高镇长,您家闺女也挺大了吧!上次还见她给你送鸡汤来,都是孝顺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