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沮授闻言点了点头:“张饶所部确实有此流言。”
沮授也不确定这个消息是真的还是假的,不过为了保险起见还是上报了。
毕竟若是此消息是真的,那么黑山军便是敌非友,当早做准备。
在得知沮授已然上报钟扈这才微微颔首。
“多谢沮府君,我这便去准备!”
然而沮授却忍不住问道:“此次张饶聚众三十万入寇,不知将军兵力是否足够可需我再招募义兵”
不是沮授不相信钟扈的能力,而是这次入寇的青州黄巾实在太多了。
钟扈闻言却哈哈一笑:“沮府君多虑了,这点蟊贼用不着这么大动静。”
毕竟如今光是渤海郡十二县的屯军加在一起,就足足有一万二千人,再加上钟扈麾下还有五千府兵。
在钟扈看来对付张饶部黄巾军,已然绰绰有余。
要知道他可是打黄巾起家的,没有人比他更懂怎么击败黄巾军!
见钟扈如此信心满满,沮授也就没有多言了。
不过在钟扈离去之后,沮授略作沉吟也有了动作。
既然战场上的事情不需要他操心,那么他就尽心操持后勤就好了。
屯田军固然有些积蓄,但能另外筹集一批粮秣也是好的。
尤其是这次入寇的还是黄巾军,沮授相信渤海各家宗族会很识趣的。
要知道隔壁平原郡的惨状他们可都是看在眼中。
若是郡中没有成功拦住青州黄巾,那么渤海郡的下场不言而喻。
随后果不其然,没过多久沮授便筹集了将近二十万石粮草。
实际上随着青州黄巾即将入寇的消息传开,渤海郡上下顿时人心惶惶。
没办法,如果进攻的是其他关东诸侯还好,他们无非是换个主子。
但来的是青州黄巾军,那情况就另当别论了。
君不见青州士族、豪强,如今大半都已经投奔他处了吗
……
初平二年,夏四月,辛丑日。
蓟县城外,西郊大营。
观看完府兵操练的魏哲本来心情挺不错的,虽然涿郡那边出了点意外,但涿郡太守公孙昭亦是文武双全之辈,些许贼患还奈何不得他。尤其在魏哲于幽州大兴屯田之后,涿郡的防御实力更是大大增强。
只是在看到了钟扈与沮授的奏疏后,魏哲的眉头就忍不住皱了起来。
“树欲静而风不止呀!诶”
帅帐之中,只见魏哲无奈的叹息道。
他本想休养生息一阵子,梳理完内政再外扩,却没想到袁绍这么心急。
戏志才闻言却笑道:“树大招风,谁让明公太出色了呢!”
只是在谈笑了几句之后,戏志才对邺城这次的谋划忍不住点了点头。
驱使黑山贼与黄巾贼为己用,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招妙棋!
无论是输还是赢,对于袁绍自身来说都没有什么损失。
魏哲不由感慨道:“审正南不愧是冀州名士,惜哉不能我所用!”
他算是明白曹丞相为什么总喜欢收集人才了,原来真的会上瘾啊。
戏志才可没这么多感慨,当即建议道:“既然袁绍已然蠢蠢欲动,明公不如早取青州。”
只见他指着舆图上的东莱郡道:“辽东屯军从此而入,待钟将军率兵南下,两面夹攻之下青州唾手可得。若能拿下青州,甘陵国便近在咫尺,如此便可对冀州成绞杀之势。”
听到这里,魏哲微微颔首。
不过这个计划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不能让袁绍腾出手来。
毕竟以冀州的家底,若是不想办法牵制他的精力,魏军想要拿下青州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念及此处,魏哲想了想便开口吩咐道:“拟令”
一旁的幕府从事王修闻言当即执笔以待。
随即便听得魏哲果断道:
今青州蛾贼蜂聚,荼毒生民。本将受命幽燕,当秉节钺,靖此凶逆。
今表都护将军钟扈为青州刺史,总制青州六郡戡乱事,
另遣横海校尉魏慕华,率本部水军及辽东屯军五千,克期扬帆,登陆东莱。依海结寨,徐图西进,务要锁断贼寇东窜海隅之路。
鹰扬将军太史慈,引本部府兵虚攻安平。昼伏夜出,以扰敌疲师为要,若见贼势动摇,可伺机拔城。
另表中郎将徐荣为并州刺史,武猛从事张辽为骑都尉,统代郡屯军五千,西出雁门,并州诸郡皆可便宜行事。
诸将各整部曲,毋负本将戡乱安民之志。
凡破贼建功者,当表奏朝廷,不吝封侯之赏;若逡巡不进者,军法具在,勿谓言之不预也!
——
袁绍不是想要开战么,那魏哲就满足他,看他能不能应付的过来。
而听见魏哲这一连串的命令,一旁的幕府从事王修忍不住心中一紧。
虽然魏哲说的轻描淡写,但他仿佛已然看见了遍地狼烟的场景。
他今日算是明白古人口中“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是何场景了。
只是感慨归感慨,王修还是很快便草拟好了任命。
毕竟他也是北海人,如今青州沦落到这般境地王修也很痛心。
若是魏哲能平定青州黄巾之乱,那么对于青州百姓来说也是件好事儿。
——
【今天把这本书又从头看了一遍,总算找到了点感觉。e=))唉,抱歉了,后面更新会恢复正常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