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庭乘胜追击,联合洪承畴击败新任闯王李自成,李自成仅以十八骑走脱。】
【至此,陕西境内起义军几乎被全歼,就在此时清军南下,崇祯急调孙传庭、洪承畴等人回防,致使起义军得到喘息之机。】
洪武年间。
“孙传庭这人不错,有于谦的几分神韵,有此人是咱大明之福。”
朱元璋丝毫不吝赞赏之词,随即感慨道:“袁崇焕、孙传庭、孙承宗都是能征善战之人,咱大明从来不缺勇将,只可惜天意弄人,匪军都快灭了,偏偏女真人又南下了,只能说是天要亡咱的大明朝。”
一众朝臣心情沉重,眼睁睁看着苦心建立的大明朝一步步走向无底深渊,奋力挣扎却难逃灭亡的结局,他们的心里堵的难受。
永乐年间。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这点道理都不懂么!”
“眼瞅着匪军要亡了,扭过头去对付清军,难道就差孙传庭一个将领么?”
朱棣豁然起身,痛斥崇祯愚蠢。
【原本对抗清军的将领是卢象升,有他在对付清军不是问题,问题是崇祯本身多疑,对于在外打仗的将领根本不信任,给卢象升派去了监军太监高起潜,而卢象升就是被这个太监给活活坑死了。】
【卢象升死后,孙传庭接替他成为总督,没多久崇祯皇帝又犯了老毛病,他听信高起潜、杨嗣昌的谗言,将孙传庭逮捕入狱。】
【三年后,熊文灿、杨嗣昌等人镇压起义军不力,导致李自成、张献忠重新坐大,大明王朝岌岌可危,崇祯不得不起用孙传庭。】
孙传庭没有推辞,没有怨言,他默默地走出牢狱。
再次面见崇祯皇帝,孙传庭的心中没有了曾经的激动和豪情。
崇祯皇帝还是那副老样子,许诺了很多的好处,赐予了他官位和尚方宝剑,让他便宜行事。
孙传庭再次出山,这一次不是为了皇帝,而是为了守护大明江山。
孙传庭来到陕西,他发现与几年前相比,陕西的形势早已大变。
粮不足斤,兵不足数,武器生锈,政令难行,比以前多的只是饥饿的灾民,以及越来越富的地主豪绅。
这鲜明的对比,让孙传庭心中充满愧疚与恨意。
看着满地的流民,孙传庭的眼中充满了迷茫:“我守护的,真的是大明江山么?”
他知道那些地主豪绅才是大明的蛀虫,确切的说不仅他知道,全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下到底层官吏上到庙堂之上那群人,一个个装聋作哑粉饰太平,大明彻底烂在根上了。
“既然国家糜烂至此,无人敢出头”,孙传庭状若疯狂:“那我就来做一记猛药,纵使粉身碎骨也要挽救天下黎民苍生。”
画面一转。
孙传庭冷眼看着脚下的贺人龙斥责道:“三战三逃,致使大军溃散,你该死!”
尚方宝剑当头劈下,贺人龙人头落地,在场将官无不侧目。
对待地主豪绅,孙传庭也毫不客气,让他们捐钱捐饷。
主动捐的好说,不主动捐的,那他就上门去要,再敢不给可就要吃些苦头。
在孙传庭的治理下,明军实力得以增长,可另一方面,李自成的势力越来越大,已达数十万之众。
这时候崇祯坐不住了,一方面朝廷马上没钱了,另一方面陕西地主豪绅不断造谣孙传庭要拥兵自重,崇祯本就不多的信任很快消失殆尽,他急令孙传庭出关与李自成决战。
诏书言辞激烈,不容孙传庭有任何拒绝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