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鸾知道,以他如今的修为和手段,绝对是不够的。
因此他才在回到城主府后便直奔武楼。
他需要进行闭关。
不过他也清楚,离第二关开始就只剩两天半了。
这个时间很短暂,无论是境界的突破、大衍轮回经的深入、甚至是对四凶枪术的修习,恐怕都是来不及。
那么,如果他想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大的增长幅度,来提升自己的实力。
以他手边现有的资源,就只有一个选择……
“缠丝劲。”
在那间曾经多次与宋凝洲“双修”过的宽阔静室里,隋鸾盘膝而坐,看着静静躺在手心里的那道竹简,口中喃喃出声。
隋鸾没有考虑,究竟是哪个昏头的,能做出拿自家镇族之宝作为饵料,只为钓他这条大鱼,结果鱼没钓上还被吞了饵。
但仅凭当日许海的反应,毫无疑问,这门缠丝劲,绝非寻常之物。
想到这里,隋鸾收摄心神,将注意力集中在了这道竹简。
而后,体内武道意气缓缓流动,沿手臂经脉向前,最后自手心灌注其中。
以武道意气催动,竹简当即有所反应。
原本空无一物的表面,此时有着细细麻麻的微小墨字浮现出来。
正是这缠丝劲的内容,以及修习的相关法门。
隋鸾眉头微微蹙起,仔细的盯着这些文字。
足足两炷香后,他才缓缓抬起头揉了揉脖子道:
“啧,无愧能成为有两位远游境武王坐镇的许家的镇族之宝,这缠丝劲,当真不凡。”
即便有着前世阅历在身。
隋鸾依旧对这缠丝劲的内容有所惊讶。
在刚才的简单体悟之中,他发现,与其称这门缠丝劲是一门武学,倒不如说是一种能够增强武夫攻杀强度的手段或是法门。
这是对武夫武道意气的一种修炼。
竹简内的文字,对缠丝劲这三个字的名字,分开了“缠”与“丝”分别看待。
在上面,撰写者将武夫体内的武道意气,形象的比作大量铺散在地上的丝线。
丝线的长度,代表武道意气总量。
丝线的细密程度,代表武道意气的浓郁程度。
当武夫与敌搏杀,这些丝线便穿梭于武夫体内全身经脉。
而这些经脉,便如同一条条内部中空的通道,其宽度限制了丝线的移动速度。
再加上丝线的长度与细密程度已被固定。
所以武夫递出的攻杀,其威力在出手,便已经注定。
而想提高攻杀威力,武夫就只能提升境界,从而丝线的长度、细密程度,以及体内经脉通道的宽度。
然而在缠丝劲的文本中,其撰写者创造性的提出了一种设想:
若是将这些武道意气,在体内缠成一团。
那是否便能在丝线长度与通道宽度固定的前提下,丝线的细密程度是否就会更高?
同样的,同一时间通过经脉的丝线,是否也会更多?
这便是缠丝劲的面目。
武夫在催动体内的武道意气时,先以缠丝劲,在先行在十二经八脉里,对其进行缠拧、压缩、堆叠,再将之付诸即将释放的武学。
如此一来,武道意气便会高度凝实,变相增加武道意气的浓郁程度,从而让即将出手的攻杀,杀力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