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佛门之外,道门和儒教似乎都是一副置身事外的态度。
大天尊很默契的并未找上他们,而他们也未曾主动求战。
毕竟,道门与儒教都各自有弟子叛逃,入了天外城,于天庭而言,他们已经不值得信任了。
或者说,现在还未到他们出手的时候。
作为三教之首,儒教的实力自不必多说,即便先后两尊大罗出走,可那般底蕴,依旧足以稳坐三教之首。
相较之下,道门并不如佛门与儒教那般高调,但却无人胆敢小觑。
历史上,三教也出现过多次摩擦,但每一次,都没有谁能真正探到道门的根底,越是了解,便越是觉其深不可测。
若论整体实力,道门甚至极有可能,还要在儒教之上!
“佛门已经授了大天尊之意,对天外城下手了,虽然此番铩羽而归,但绝不会就此轻易结束。”
“佛门那边早就有传闻,大佛主与那了因已有了登临大罗之上的资格,或许,待他们踏出这一步之后,便是佛门对天外城大军压境的时候了。”
万卷府,偏殿上。
大先生与谢醇并肩而立,脸上尽是担忧之色。
大先生叹道:“佛门只是第一个,若是他们拿不下天外城,也就该是我们亲自下场了。”
两人对视一眼,皆是满心无奈的一叹。
他们谁也不愿意看到这一天的到来,既不想看到天外城覆灭于佛门碾压之下,又不想亲自面对天外城,面对自己昔日的同门师兄弟。
但,天命难违!
谢醇道:“我们是天庭的最后一道防线,非到万不得已之时,大天尊应当不会要求我们出手。”
“若真是如此就好了。”
相较之下,大先生则要悲观许多。
道门一向闲散的性子,历来是听调不听宣,加之如今乱世将至,道门还是否会听从天庭调令都是两说。
甚至,道门的立场,也极其暧昧。
大先生又道:“道门这群牛鼻子,一向主张乱世下山度世人,这一次天人之争,他们会站在哪一边都不好说。”
甚至极有可能,赵彦生带领一众道门精英转投天外城,也是三清山有意为之。
为的,便是保全道门火种。
谢醇无奈苦笑:“道门态度究竟如何,不到那一日,谁能知晓呢?”
“大先生,你也该踏出那一步了。”
语罢。
谢醇又意味深长的看了大先生一眼。
大先生笑道:“天帝并不希望天庭之外的修士登临道境,这也是为何,三教虽昌盛,可迟迟未曾诞生过道境修士,反倒是那些三教之中的大罗金仙一经天庭册封做了天尊,便在不久之后登临道境。”
“如今天下将乱,对于三教大罗登临道境一事,便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只是,他佛门可以,我们却不行,至少,现在还不是时候。”
听得大先生意味深长的一段话,谢醇只是心照不宣的点了点头,并未再多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