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深吸一口气,缓缓说起自己对这君臣二人的所见所感。
“皇上,奴才虽然不知道您与进忠还有李玉之间发生了什么。
但奴才看到了、奴才看到当初在四龙山崖顶的进忠。
不瞒皇上说,其实那天晚上,奴才也拿着酒去那里找他了。
他坐在崖顶,明明亲人就在身边,可他的背影却显得那样苍凉孤单,让人忍不住想要上前安慰。
直到您的出现,进忠才如同找到亲人一样,靠着皇上撒娇,对您表现信任,说出那句'值得'。
皇上,进忠可以为了您,放弃与近在咫尺的血亲相认,所以他一定不会因为李玉而欺瞒您。
这里或许会有误会也说不定。”
和珅说完后,二人便沉默下来。
弘历挥挥手,让和珅退下。
和珅轻叹,信任一旦崩塌,便很难建立。
看着陷入痛苦中的弘历,再想到愧疚到对自己使用重刑而濒死的进忠。
和珅只能衷心祝愿,希望这君臣二人能解开误会冰释前嫌,不然他不敢想象,这二人未来将会变成什么样。
弘历僵硬着身子来到御案后坐下,双手撑着下巴一直沉默。
就连宫女进来掌灯,也被他挥退出去。
他就这么坐在黑暗中直视前方,直到太后甄嬛的到来。
甄嬛扶着福珈缓步进入殿内,好不容易在昏暗中看清弘历此时的样子,她同样深叹一口气。
在示意宫女将灯点燃后,甄嬛来到弘历面前,轻声问道:
“皇上,您与进忠闹成现在这个样子,可是因为哀家举荐的叶赫那拉氏?”
弘历听到甄嬛的话,这才恍然回神,沉默点头。
“是哀家的错,当初哀家真没有恶意,只是看这小姑娘对你一片痴心,世上真情难得,便想着帮她一把。
结果真应了那句话,他们叶赫那拉氏只剩一个女人,也要灭建州女真。
哀家真是万万没想到,这叶赫那拉氏,虽然没有覆灭大清。
可却也害得你们这对原本可以名传千古的君臣,分崩离析。”
弘历被甄嬛说的一愣,“皇额娘,一个叶赫那拉氏的女人,还不至于让朕受到如此大的影响。”
甄嬛闻言,不再顾忌,大声怒斥。
“既然如此,那你现在在做什么?
几个月前,你们君臣二人还联合在一起办'彩头宴'震慑周围藩帮诸国。
结果没多久,你们君臣便离心离德,你们这样做算什么?
亲者痛,仇者快吗?
见你们如此,最痛快的人必定是那些对大清虎视眈眈的国家!”
甄嬛这话直接逊的弘历,眼神闪烁,面红耳赤。
见状,甄嬛知道弘历这是听进去了。
于是她继续说道:
“皇上,进忠对你有多忠心,你难道心里没数吗?
哀家在与你不和这些年,曾不止一次威逼利诱进忠,让他帮哀家做事。
可他没有一次,哪怕是一点点动心,每一次他都坚定的站在你身边。
儿啊,真心不是说出来的,真心是做出来的,您不能因为他不辩解,您就真的不去倾听他沉默下的缘由。
所以,皇上,您何不妨再给他一次机会,听一听他如此做的理由呢?”
说完这话后,甄嬛并没有多做停留,而是将空间留给弘历,让他自己想通。
都知道皇家无真心,尤其是他这个九五之尊,更不应该感情用事。
弘历的理智也在告诉他,一次不忠,终身不用。
可偏偏这一次,他并不想听从理智,他甘愿被情感支配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