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章 翁文达的淡远心境(1/1)

翁文达,字兼卿,福建古田县人,丁巳联捷进士,着名诗人。他毕生潜心经史子集,着述甚丰,诗宗陶渊明、柳宗元,文学欧阳修、曾巩,尤以其《读书八咏》闻名京城,一时传抄,几于纸贵洛阳。他的诗,淡远闲适,如同一幅幅淡墨山水画,将读者带入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囦关

征帆去何极,归棹近涯收。

结屋皆临水,观船并倚楼。

溪声凉过雨,山色淡于秋。

一叶频来往,所争上下流。

这首诗,写于翁文达游览水口之时。他以闲适的客心入诗,将所见所感融入淡远意境之中。首二句“征帆去何极,归棹近涯收”,写水口江上行舟的情景,一去一归,动静相宜,既有征帆远去的无限遐想,又有归棹收岸的圆满节奏。

第二联“结屋皆临水,观船并倚楼”,寥寥两笔便勾勒出水口市镇的特色——依山临江而建,屋与水连、楼与船接。诗如一幅淡墨山水画,将征帆、归棹与楼台巧妙融合,展现出水口的独特风貌。

第三联“溪声凉过雨,山色淡于秋”,以听觉与视觉交融,描绘出水口的自然美景。溪声清脆,带有一丝秋雨过后的凉意;山色淡雅,仿佛一幅淡淡的水墨秋景。这两句诗,既是写景,也是抒情,将翁文达的淡远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

尾联“一叶频来往,所争上下流”,以一叶小舟的往来为画面增添了一抹灵动。小舟在江上争流,既是对奔波生活的隐喻,也是对人生追求的象征。翁文达以淡远的笔触,将这幅画面定格在诗中,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美感。

诗中有画

翁文达的诗,不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画面的勾勒。他的诗风淡雅,如同一幅幅水墨画,将山水、舟船、楼台融为一体。在《囦关》中,他以征帆、归棹、溪声、山色为元素,构建了一幅水口的全景图。诗中的每一句话,都是一笔细腻的勾勒,将读者带入水口的自然风光之中。

他的诗,既有陶渊明的田园闲适,又有柳宗元的山水清幽。他善于以小见大,以一叶小舟的往来,折射出人生的奔波与追求;以溪声与山色的交融,展现出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心境淡远

翁文达的诗,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不仅在于其诗中有画,更在于其心境的淡远。他以闲适的客心观景,将所见所感融入诗中,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他的诗,不追求华丽的辞藻,也不刻意表达深奥的哲理,而是以简朴的语言,描绘出自然的美好与生活的真谛。

在他的诗中,溪声是凉的,山色是淡的,小舟是频来往的,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那么真实。他的诗,如同一股清泉,洗涤着读者的心灵,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安详。

诗魂长存

翁文达的诗,虽未在当时的文坛引起轰动,却在后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诗,不仅是古田县的文化瑰宝,更是后世文人追慕的典范。他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将水口的美景永远定格在文字之中。

时至今日,当我们翻开他的诗篇,依然能够感受到那份淡远心境。翁文达的名字,与他的诗篇一道,永远镌刻在古田县的历史长河之中。

《水口诗画:翁文达的淡远心境》,不仅是一部文人的心灵史,更是一幅自然与生活交织的画卷。翁文达的诗,如同溪声与山色,淡远清幽,永远回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他的诗魂,如同一叶小舟,在江上争流,驶向心灵的彼岸。

@久久小说网 . www.jjtxt.org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