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章 杨德周的官场诗篇(1/2)
万历四十年(1612年),浙江宁波人杨德周一举中举,从此踏上了仕途。他字南仲,号厂庵,晚年又号紫凝,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物。崇祯年间,他被任命为古田县令。初到古田,他便在县衙门口张贴榜文:“所不与民申冤抑,而任意低昂者,誓不生还!”誓言铮铮,震动了整个县城。
杨德周的到来,让古田县焕然一新。他严吏治、济民困、除积弊,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然而,官场的繁文缛节、迎来送往,却让他倍感疲惫。他本是个文人,雅好吟咏,可如今却因公务缠身,几乎荒废了诗书。一次,他来到水口视事,夜宿驿馆,望着窗外的寒烟宿莽,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水口吟》
剧邑驰驱废啸歌,
寒烟宿莽下平波。
十年行路沧江远,
一夜怀乡白发多。
驿外雾笼渔岸苇,
关前霜积客亭莎。
道旁自笑逢迎懒,
不是于今礼法苛。
这首诗,道出了他内心的无奈与疲惫。他因政务繁忙,连吟咏的雅事都荒废了。寒烟、宿莽、沧江、白发,字字句句都透露出他对家乡的思念与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驿馆外,雾气笼罩着沿岸的芦苇;关门前,霜雪覆盖了客亭的莎草。这些贱生贱长却极有生命力的野草,仿佛是他自己的写照——他虽身居官位,却始终保持着那份坚韧与不屈。
水口驿站,舟车繁杂,过往的达官贵人络绎不绝。杨德周本不屑于逢迎攀附,但身为县令,又不得不应酬。他常常自嘲:“道旁自笑逢迎懒,不是于今礼法苛。”他并非不知礼法,只是心中多了几分文人傲骨,不愿随波逐流。
然而,杨德周并未因此懈怠。他深知,作为一方父母官,首要之责便是为民请命。他在任期间,不仅严惩贪腐,还大力推行教化,倡导礼让,使得古田县的风气大为改善。他还编纂了《玉田识略》,为古田县留下了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玉田杂咏》
孔道骚骚两置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