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章 千年繁华的诗意回响(1/1)

茗子与江海老师在囦关镇,偶然翻阅到一本古籍,记载着囦关古镇的千年历史与灿烂文化。正当他们沉浸其中时,一道光芒闪过,两人穿越到了玉田囦关镇的繁华街头。

囦关镇依山临江,剑溪与嵩溪在此汇合,浩浩荡荡注入闽江。茗子与江海站在街头,望着石板路、商铺林立,耳边是商贩的吆喝声与船只的桨声,仿佛置身于一幅历史画卷中。

茗子感叹道:“这里不愧是闽江中下游的交通要冲,难怪历代文人墨客都为之倾倒。”

江海指着街道两端的关隘牌坊,说道:“‘南闽保障’与‘北门锁钥’,果然是名不虚传。”

一位身着长袍的老者走近,手持一卷古籍,正凝望着远处的江面。茗子上前恭敬地问道:“先生可是本地人?不知可否为我们讲讲水口的历史?”

老者微笑道:“老朽正是此地一介书生,对这囦关古镇的过往略知一二。”

他指着江面说道:“剑溪之水出南门,过簸桥,汇右涧河水,经汤渡、朝天桥,与嵩溪汇合后注入闽江。此地因而得名囦关,又因其水陆通衢,雅称困关。”

老者带他们来到囦关街,指着脚下的石板路说道:“明正德年间,居民许文经等人捐资修建了这条石板路,从此囦关街更显气派。玉田名人罗荣还专门写了一篇《囦关街修理石路记》勒石立碑,至今仍是古镇的骄傲。”

茗子抚摸着石板,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温度。

那位精神矍铄的老者微笑着带领他们继续前行,一路上兴致勃勃地介绍着沿途的名胜古迹。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座气势恢宏的白云寺,它坐落在半山腰处,周围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走进寺庙,可以看到宏伟壮观的大雄宝殿,殿内供奉着庄严肃穆的佛像,香火旺盛,善男信女们虔诚地在此祈福许愿。

接着,他们来到了牛头寺。这座寺庙依山而建,建筑风格独特,红墙黄瓦在绿树掩映下显得格外醒目。寺内古木参天,清幽宁静,让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随后,一行人又前往了鹤鸣观。鹤鸣观位于山顶之上,站在这里可以俯瞰整个水口的壮丽景色。道观内香烟袅袅,道士们身着道袍,或诵经打坐,或切磋武艺,一派祥和之气。

除了这些庙宇之外,老者还领着他们参观了着名的青山书院和鹤鸣书院等文化教育遗迹。青山书院历史悠久,曾经培养出众多才华横溢的学子;而鹤鸣书院则以其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优秀的师资力量闻名遐迩。

最后,老者感慨地说道:“水口自古以来就是儒、道、释三教汇聚之地,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历讲学。这里的山水风光秀美,人文底蕴深厚,因此名人雅士络绎不绝,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与珍贵的墨迹。”众人听后,纷纷点头称赞,对这片神奇的土地充满了向往和敬意。

茗子感叹道:“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是历史的见证。”

老者从怀中取出一卷诗集,说道:“历代名人为水口留下了许多诗篇,每一首都凝结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他翻开一页,轻声吟诵道:

“浩浩江流动地来,牙樯无数集萦涧。

税司坐啸高台上,两日关津犹未开。”

茗子读罢,感慨道:“这些诗篇,不仅记录了水口的繁华,更留下了历史的回声。”

夕阳西下,老者起身道:“老朽还有一卷书稿要完成,今日便告辞了。愿姑娘与公子不负所学,为水口的文化传承尽一份力。”

茗子与江海目送他的背影远去,心中感慨万千。

回到现代后,茗子将这段经历融入了她的工作中。她以囦关的历史文化为灵感,带领囦关镇走上了文化振兴与经济发展的新道路。

茗子站在囦关的湖畔,轻声吟诵着那些历代名人的诗篇。她知道,即使古镇的建筑已淹没于湖底,但历史的诗意与文化的传承,永远不会中断。

@久久小说网 . www.jjtxt.org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