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当真他们只是小宗,不得其法”
皇帝半闭着眼,极力掩饰自己的渴求。
眼前的僧人胡须花白,看着宝相庄严,任谁看了,都觉得是得道高僧。
高僧的态度,竟然比皇上还要骄矜:“陛下,我宗之法,您也是知道的。”
“这几年冬日,是否未发病。”
“佛法保佑,万事无忧。”
“再者,法事将成,还请陛下耐心等待。”
老皇帝点头,又闻了闻香,只觉得头脑清醒了。
确实是有用的。
此香甚好。
只要等到法事成了,他便不会拖着疲惫的身躯。
高僧连夜前来,连夜离开。
他所去的地方,便是老皇帝经常去的行宫。
以前就罢了。
高僧深居简出,许多人只是捕风捉影听到什么。
这次还是头一次真正看到高僧面容。
倒是证实不少传言。
只在少数人当中流传的传言。
太子府中。
太子跟李首辅脸色极为不好。
他们想尽力隐藏的事情,只怕要瞒不住了。
西南那边,一口气来了三四个活佛,听说个个精通佛法,还各有各的秘术。
这简直正中皇上的心思。
“那边的佛法真的盛行不是圈套”太子问道。
李首辅摇头。
他们从皇宫出来便调查过了。
西南周围小国,确实都信佛,虽说信的方向不一样,可确实如此。
有的佛宗甚至直接从天竺过去,又融合了本地的秘法,颇有些自成一派的感觉。
皇上年纪越大越信这个,旁人根本拦不住。
就像皇上年轻的时候喜欢神童一样,当时徐大人劝了又劝,又有悲剧发生,算是遏制住人造神童的恶行。
如今信佛信到有些疯魔,已经没人可以劝得动了。
原本的御史中丞徐大人,早就被贬到其他地方做个清闲小官。
连他都被弄走了,其他人又怎么敢讲。
李首辅也是劝了很久,才让皇上不声张的。
否则如今的天齐国,只怕寺庙林立,僧侣横行。
但是,这也太巧了
皇上秘密信佛,西南这些小国为了良种,就送来活佛
到底是巧合
还是知道皇上的喜好
李首辅跟太子同时想到纪元。
又觉得不可能。
纪元回京城才多长时间,想要传消息也不可能。
至于他在京城的渠道
似乎也没什么
太子打消了这个念头,李首辅却暗暗想到一个人。
当年的被贬到宁安州的工部营缮主事程大人。
这位程大人,曾经负责修缮行宫,虽说秘佛殿并未让他踏足,可说不定,他知道什么
也是知道什么,才会被皇上那样罚。
只是这些年被贬的人太多,没人注意到一个小小的营缮主事罢了。
纪元若是通过这些蛛丝马迹串联起来一切,那他又为何要把消息透露给这些西南小国
就是为了让他们有借口有理由要良种
不至于啊。
纪元想给他们良种,直接给便是,没人会说什么。
舍近求远。
是为何
用活佛讨皇上欢心
更不至于。
纪元用不到这种下三滥的手段。
即便是李首辅,此刻都有些参不透自己这位便宜学生的心思。
要说李首辅跟纪元是师徒关系吗
也是。
但又不是。
他们之间真正的师生情谊并不多。
更多的,是类似官场上的扶持关系,也是师徒的一种。
李首辅思来想去,也找不到纪元这样做的原因。
只能说一句,天命如此。
皇上极为迷信佛宗这件事,能不能藏得住,就看接下来的中秋宴了。
希望皇帝不至于糊涂到这种地步。
可这些年来的种种,让李首辅都不太确信了。
李首辅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年纪大了,总会想到从前,想到皇上锐意进取的时候。
那时候他年轻力壮,人也和善,甚至很宽容。
如今想来,他的和善跟宽容,来源于他对权力的掌握。
一旦失权,便完全不同了。
李首辅又想到早些年,他们规划天齐国的运河,清查天下土地,震慑周边无数小国。
如今想来,好像都是上辈子的事。
李首辅闭上眼。
只希望皇帝跟太子之间可以顺利交接。
否则等待天齐国的,一定是更糟糕的场景。
但不管那时候怎么样,他多半是看不到了。
李首辅看着又疲惫几分。
让皇帝跟太子顺利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