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们的东部邻居东胡(donghu)表示想要占据位于两者之间的无人之地时,冒顿立即采取行动,向东胡发起攻击。
到公元前208年,东胡被击败,其残余势力分裂为鲜卑(xianbei)和乌桓(wuhuan)两个部族。
随后,冒顿征服了北方的丁零(dglg)和其他部落,并于公元前203年打败了月氏(Yuezhi)。
在这些征服行动之后,所有匈奴领主都向他臣服。
通过这些胜利,冒顿控制了重要的贸易路线,这些路线后来为匈奴带来了大量收入。
---
公元前200年,韩王信(x,Kgofhan)在马邑(ayi)、朔方(Shuofang)和代郡(daiandery)向匈奴(xiongnu)投降,并与匈奴联手袭击汉朝领土。
汉高祖亲率大军迎战,几次击败他们,将其击溃后迫使其撤退。
后来,韩王信立赵利为赵王,并率军南下对抗汉高祖,但再次被击败。
看到匈奴对其附庸的影响力,汉高祖率领32万大军北上迎战匈奴。
然而,由于士兵缺乏御寒衣物和补给,汉高祖将他们留在后方,仅带4万士兵前往平城(pgg)。
冒顿单于抓住时机,立即以4万骑兵包围了平城,将汉高祖与大军隔离。
虽然原因不明,但冒顿单于最终撤出了一部分兵力。
据司马迁(Siaqian)记载,是冒顿的妻子劝说他放走汉高祖。
然而,长期围困实际上也不可行,因为韩王信的步兵未能及时赶到。
看到单于的兵力有所减少,汉高祖突围而出,解除了围困。
当汉军援兵到达时,匈奴随即撤退。
这场战斗被称为白登之围(battleofbaideng)。
汉高祖从匈奴手中险些被俘的经历让他决定与匈奴议和。
他将一位“公主”送给单于(即和亲联盟),并向他进贡丝绸、酒和粮食。
单于接受了这份提议,在汉高祖统治期间只进行了小规模的袭扰。
汉朝在与匈奴进行和亲时多次以“公主”之名送去普通民女,虚称她们为汉室宗亲,以避免送出皇帝的女儿。
在这次汉地征战之后,冒顿迫使月氏(Yuezhi)和乌孙(wun)成为匈奴的附属。
公元前195年,燕王卢绾(Luwan,KgofYan)在被汉将周勃击败后逃往匈奴。
公元前178年,匈奴攻占了甘肃和塔里木盆地的月氏和乌孙。
冒顿于公元前174年去世,其子稽粥(Jiyu)继位,成为老上单于(Laoshang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