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92章(2/2)

于朵失笑,少吃一个菜能节约到哪儿去不过,确实没什么胃口。

她觉得还是顾朝暮这样挺好的。他只拿了股份,不再参与经营了。

而且还进?了那样的好单位。

如果能慢慢做到技术大拿,那估计真的什么风波都波及不到了。

搞两弹一星那些人?,在两弹没爆、卫星没上天之前?,都是有人?保护的。

顾朝暮看她蔫蔫的,也没什么话好安慰。

如今确实是人?人?自危。谁也没有准话可以给人?。

就他爸和?常伯伯也只能说让走一步、看一步。

不过,到1983年11月15日,事?情终于有了明确的变化。

新华社将?一篇内参改写的长篇通讯向全国发?了通稿。

总书记邦对该内参做了批示:“海盐县衬衫总厂厂长步鑫生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努力创新的精神?值得提倡。对于那些对工作松松垮垮,长期安于当外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企业领导干部来讲,步鑫生的经验应当是一剂治病

的良药”。

各地所有党报都在头版甚至头版头条予以登载。

于朵很敏锐地察觉了这是要推出改革开放的英雄!

她对顾朝暮道?:“你把这篇内参找给我看看。”

顾朝暮点?头,“连同这个人?的其他事?迹也收集一下最好。”

他在新闻线上也有熟人?。大院子弟嘛,就是发?小多。

各行各业都有发?小在干。

很快就把步鑫生的事?迹搞清楚了。

海盐县衬衫总厂按所有制身份属城镇集体企业,其前?身是1956年组织起?来的缝纫合作社。

直至1975年,全厂固定资产仅2万多元,年利润5000元,职工连退休金也领不到。

1977年,步鑫生任厂长。

这个裁缝出身的精瘦男人?很快亮出了火药味十?足的一整套改革“杀手锏”:奖金“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大锅饭没了;庸懒的职工毫不手软被辞退,铁饭碗砸了。工人?骂声不断,厂子的效益却?越骂越好。

不喜欢循规蹈矩的步鑫生出手招数件件劲爆,十?分?抓人?眼球。

当时海盐县委县政府只有一辆北京吉普,而他们厂用来接送客户的小轿车就有五辆;

步鑫生常常坐飞机去外地参加订货会,这在当下是县团级领导才能享受的待遇;

厂里有厂标、厂徽、厂服、厂歌,举办一年一度的厂庆。

还有全国服装企业第?一支具有专业水平的时装表演队,漂亮姑娘一大把。

于朵看过长舒了一口气道?:“这是个人?物啊!党报头版头条登这个人?的事?迹,这说明上头改革还是一如既往看好的啊。”

这样的人?,确实比牟其中那样的倒爷更适合被推出来。

顾朝暮道?:“现在可以稍微安心一些了吧”

于朵点?点?头,“嗯。从步鑫生被宣传,也能看出国家要对国有和?集体的工厂进?行改革了吧这是先吹吹风。”

“我也这么觉得。”

1984年春节期间,浙江省委提交中央的调查报告称,改革需要具备大胆创新精神?的人?去推动?。这些人?有的跑过码头,敢作敢为,存在这样那样的毛病。对他们不应苛求,要善于引导——步鑫生得到了充分?肯定。

邦总书记在该调查报告上第?3次做出批示:“抓住这个指引人?们向上的活榜样,对干部进?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统一思想,推动?经济建设和?整党工作。”

1984年2月26日,新华社再次播发?全国通稿,大力倡导步鑫生的“改革创新精神?”。并由“中共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配发?上千字的长篇按语。

“向步鑫生学习”的热潮平地而起?。

从3月9日到4月15日,仅新华社就播发?了关于步鑫生的报道?27篇,共计3万多字。

时任新华社社长穆青事?后说,全国宣传步鑫生的广度和?力度,仅次于当年对焦裕禄、雷锋的宣传。

这回连秦东野都跑进?城来了。

他已经低调的在郊区搞了大半年格斗和?枪械培训营,都快把俱乐部搞成军训基地了。

他拿着报纸,“要不,我们组织个学习小组,专门分?析一下这个事?件。”

常宁和?狄见欢因为积极参与投资、办补习班也被叫来参与。

学习小组的基地就在顾朝暮如今住着的这一进?院。

老徐把吃的、喝的都包了。

于朵道?:“其实我们课堂上也在讲这个事?。”

这简直是改革开放的‘造神?’行为了,肯定会引起?经济学界关注的。

焦裕禄是谁,雷锋又是谁宣传力度都快赶上他们俩了。

秦东野道?:“于朵,那你说说你们老师怎么讲的。”

这可是华国最高学府的专家学者的论述。其他人?也关切地看过来。

@久久小说网 . www.jjtxt.org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