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观夜亲自过问,竹姥姥便也介绍了一下前线的情况。
“其他都顺利,只有谈判不怎么顺利。”
沈观夜的表情略微冷淡了一些,当然,这不是冲竹姥姥去的,也不是冲在场其他人去的,而是冲原天龙阀那几大军阀去的。
众星和赤乌两国悍然对夏南阀发兵,对几大军阀来说无异于救命稻草,若是不趁着这个机会要挟沈观夜,同夏南阀讨价还价,以后怕是再也没有机会了,只会被沈观夜慢慢推平。因此,哪怕这样做会被国内群起而攻之,担上“汉奸”的骂名,几大军阀还是这样做了。
他们愿意跟沈观夜讲和,甚至愿意出兵帮助沈观夜抵御两国联军的进攻,为天夏的反入侵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前提是,沈观夜得保证他们的权势。
未来统一全国后,也不得收他们的兵权,让他们手下的国中之国继续存在,允许他们继续当他们的“藩王”,甚至父死子继,永享富贵。
这怎么可能被沈观夜允许
如果他想重建的是这样的一个天夏,那当初他跟燕昭王的矛盾根本就不可能那么得不可调和,现如今的地盘也不可能只局限于眼下这一点,早就翻倍了!
别的不说,吉雁阀等军阀肯定不会介意加入到他的联盟中,甚至武曲阀也不会像现在这样犹豫,很可能一早就加入到了联盟中。
沈观夜不可能答应,但几大军阀事实上又确实能够要挟到他,谈判自然也就僵持住了。
“那就继续谈。”
沈观夜淡淡说道。
但心中只是对这几名大军阀更添了几分厌恶而已,要说有多么头疼,烦躁,那是完全没有的。
说到底,实力更强的是他,掌握主动权的也是他,有底气做出不同选择的依旧是他!
几大军阀更看他的脸色,而不是他更看几大军阀的脸色!
甚至,之所以会有这场“艰难”的谈判,也是沈观夜故意为之。
他想拖延时间,减少伤亡,并谋取更大的战略目的。
要不然以他隐藏起来的实力,根本就不用鸟对方的威胁,直接横推过去就行。
既然这几位“大帅”执意要谈判,那就继续谈着吧!
沈观夜没有过多在意,很快就回到了夏南城。
不久之后,沈观夜又得到了一座13阶巢穴的消息便流传开了。
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毕竟当时在场的人这么多,巢穴所在的位置又在天龙阀,不像九头蛇巢穴,是在毫无人烟的南洋大陆深处。
各方都对沈观夜又得到了一座13阶巢穴感到震惊。
因为他获取13阶巢穴的速度实在是有些快了。
想当初像鬼门阀、破军阀、碧龙阀这样的大军阀,也要隔好久才能发现一座13阶巢穴,发展那么久,手上的13阶巢穴数量也不多。
沈观夜建立夏南阀才多久手头的13阶巢穴就已经超过这些大军阀了。
但转念一想,夏南阀如今的地盘之大,还要超过了曾经的鬼门阀、破军阀和碧龙阀,其中有一部分土地还是南洋雨林、西荒高原这样的未开发之地。
再加上现如今世界明显进入了一个活跃期,各种各样的英灵和巢穴井喷,就连新英灵都出现了很多种。
综合起来,沈观夜能得到那么多13阶巢穴,好像也不是那么难以理解的事了
……
沈观夜又得到一座13阶巢穴的消息,也让因大悔禅师的圆寂,而愁云惨淡的天夏,稍稍散去了一些阴霾。
但也仅仅只是散去了一些阴霾而已。
一座13阶巢穴,远远弥补不了一位降世天人逝去所带来的损失。
战争仍在继续,各方的角力也从未停止。
明面上的激流和明面下的暗流各自冲撞,让世界都陷入了巨大的混乱漩涡中。
夏南阀的伤亡人数在增加,但与此同时,也有新的力量涌现。
表面上看,夏南阀新招募的英灵已然赶不上消耗,但只有沈观夜自己知道,神国内积攒的神祇系英灵以及九头蛇、龙骧骑士、飞龙王、六案功曹、巨鲸骑士、不化骨、山君、象尊、金鳞甲士等非神祇系12阶、13阶英灵已经十分可观。
一下放出去绝对能震惊世人。
在沈观夜继续默默积攒实力的时候,又一座13阶巢穴被发现了,这次是一座龙鲸巢穴,地点在南洋之上,距离之前巨鲸骑士巢穴所在的位置并不远,只是更远离陆地而已。
不得不说,这一片海域或许真是一块风水宝地,算上最开始发现的六案功曹巢穴,这片小小的海域就诞生了三座13阶巢穴了,密度比其他地方可要高太多了。
夏南阀,会议室,因为这份情报的获得,一场激烈的争吵正在进行中。
“不行!大帅肯定不能去南洋上!眼下战线已经被推到了夏南江下游,可以说,夏南江以南,包括东面的广袤海域,都成了众星国和赤乌国的势力范围!”
白淮安神情激动地表达着自己的反对意见。
“是!海上确实还有我们的游击队伍,也有我们的探险队,要不然也不可能发现龙鲸巢穴的踪迹,但那片海域处于两国的控制下也是不争的事实。”
“大帅要前往前线,我没有意见,但要深入敌后那就太以身犯险了,即使事关一座龙鲸巢穴,也没有这个必要。”
“跟大帅的安危相比,一座龙鲸巢穴又算得了什么别说是龙鲸巢穴,就是一座14阶巢穴,也不值得大帅如此冒险。”
白淮安言辞激烈地发表着意见,目光灼灼,盯着沈观夜,仿佛如此才能充分传递自己内心的坚定。
他有些不明白,为什么这一次沈观夜会流露出想要冒险的意思。
虽然沈观夜其实并没有明显流露,但白淮安同他认识太久了,早在沈观夜微末之时就已经认识了他,相较于其他人,他更能感知和猜测到沈观夜的真实意图以及倾向。
所以,别看沈观夜貌似不偏不倚,仍在去与不去之间犹豫,但实际上,他能感觉得出来,沈观夜是更倾向于亲自出马的。
这也是为什么他反应这么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