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97章 4A落冰(1/2)

丛澜去年那场腰伤很严重,是多年的劳损加在一起返还的难以忍受。

时好时坏,又因为没办法完全放弃训练,所以好得非常的慢。

特别是今年年初又脚踝受伤,也是因为状态问题训练出了差错。

这两个伤的叠加,让她上半年过得很是艰难。

每次运动员有无法上冰的长时间养伤出现,就会导致技术的回退。

这个时候,之前技术越厉害,并不代表伤后恢复越快。

有时候反而在恢复阶段,捡拾技术会比普通运动员更难一些。

竞技这方面的人体研究有很多空白,个体的情况不足以成为普世原理,只能当做特例。

以前丛澜jr出3a,升组出四周跳,这种难度让世人惊叹,他们夸她是跳跃天才,从而忽略了她在滑表上的天赋。

实际她是全才。

由她衍生出来的“花滑女单标准”,离谱中又带着合理,那阵子,对身高体重骨骼甚至头围、脚码、手长、腿部比例等等,都有数据总结,不少俱乐部照着这份数据去找学生。

他们觉得,身体条件越接近丛澜,天赋可能就越接近。

于谨这边,也收到过很多人投递的资料卡,上面对身体的详细数据也标注得清清楚楚。

他遇到过跟丛澜索契周期比较接近的数据,但相反,这个孩子的水平连桑莹都比不上。

队内之前倒是有人想要复刻丛澜,朝着这方面努力过,于谨收到的那个资料后来转给了他。

于谨没在这方面去努力过,他曾经是想有个丛澜第二的,只是在教学过程里,他很快就明白了,不可能。

没有丛澜第二,因为丛澜就是丛澜。

丛澜的身体数据确实格外适合花滑,但起作用的不单单是这些外在条件,还有独属于她、无法割裂的东西。

意识、智慧、学习,或者简单总结成为,天赋。

这些无法被复制的,共同造就了丛澜。

伤病之后的复冰训练,于谨很急,又没那么急。

他总觉得,卡在三周跳上的丛澜不是恢复不了她原本的跳跃水平,而是还没到时机。

一周跳很简单,二周跳也简单。

三周跳的时候,丛澜能跳出来的3t很丑,根本就不像她的水准。

然后她说,我试试4t吧。

于谨就让她试了。

结果摔得很惨,龇牙咧嘴的丛澜在冰上爬起来,没急着往于谨这边去,而是低头看着那个痕迹在思索。

于谨也没急着喊她。

他很多时候都由着丛澜发挥,给建议给指导,但不会要求丛澜所有的都必须听他的。

对如丛澜这样的天赋者,严格规范所有不如给她一定的自我反思发挥空间,后者的效果会更好。

旁边有人在练冰,时而传来摔冰声,时而又从她身边滑过。

丛澜就站在那里,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之后,她抬头望了望于谨。

于谨眯了眯眼睛,他这会儿离得比较远,又没戴眼镜,不太能看清楚丛澜的表情。

只是他莫名地觉得,丛澜陷入了一个神奇的状态。

这个状态他曾经见到过。

那次结束后,丛澜出了4f。

她跳出来过,只是后续没再打磨,专注练她的4lz了。

后来编排到节目里的四周跳要跟两个3a一起,难度也不比四个四周差到哪里去,就没再针对4f进行过多练习。

丛澜再次起跳的时候,跳的是5t。

一个很神奇,几乎不可能被人跳出来的跳跃。

五周跳,已经超越了人体极限,在不偷周抹冰缺周的情况下,就算t跳天然pre180,它也不可能被跳出来。

丛澜练过,练它的原因是想练4a。

a跳的困难从3a发展至今没多少女单能跳出来,以及在男单角度依旧是难关,就已经可以看出来,4a会有多么艰难了。

四周跳跟三周跳是两个完全不相等的难度,那么,4a和3a的区别可以形容成两个次元的难度。

为了提高转速,丛澜练了很多次5t,摔得非常厉害。

四周跳的摔冰可怕,5t的摔冰就是可怖。

后来加了钓竿,陆地和冰上训练都有。

前者终归不是真正的冰上状态,所以效果甚微,于是就多了很多冰上的训练。

纵观丛澜的整个花滑生涯,她用到钓竿的次数屈指可数。

于谨也难得有这样的体验。

一开始两人配合不是很好,两三次之后就还行了,于谨用钓竿吊着丛澜,完成了很漂亮的5t。

那个时候周围的人都在喝彩。

于谨和丛澜也高兴,只是两人明白,这个用处不大。

钓竿的好处很多,它可以让运动员提前感受高难度的跳跃,从轴心到空中、落冰,擅于感悟的运动员进步飞快。

当然,也有用了很多次都没什么进步的。

丛澜的目的不是5t,是4a。

她也试过钓竿4a,怎么说呢,很丑。

许多人都喜欢丛澜的3a,不管是哪套节目里的,能看出来的共同感受都一个特点——自由。

她的3a不是硬挤出来的,也没有战战兢兢的胆怯,抬脚就来,随意就上。

像是看见一颗种子的破土而出,又像是清风掠过了山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jjtxt.org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