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5章 90+的sp(1/2)

花滑比赛场地很小,跟去年九月份的国内大奖赛是同一个场馆。

来看比赛的观众们挺高兴的,因为这样他们可以离选手很近,能看得更清楚一些。

但对于没有买到门票的大多数人来讲,小场子就很不友好了。

却又无可奈何,毕竟新疆地处偏远,场馆盖得大了也没有人来,日常的维护和使用都是要花大价钱的,能省点儿是点儿。

虽然是国内赛,但各个项目里都有不少外援,不说花滑的技术监督了,短道和滑雪那边大部分的教练员都是外教,路上遇见外国人的概率特别高。

于谨:“这年头英语不好还不能行走了。”

得亏他这几年好好学了!

丛澜蹲在地上:“我冰刀断了,备用刀你给我放哪儿了”

于谨惊讶:“怎么断了”

丛澜:“踢到了。”

她问:“我刀呢”

于谨连忙去找:“我让陈嘉年带着了……要哪把金刀还是其他的”

丛澜:“短节目的。”

自由滑开始使用彩色冰刀之后,丛澜的两个曲目用刀就分开了,是以在训练中也改成了相对应的刀。

“《风暴》是黑色考斯滕,其实用黑刀也好看的。”于谨建议。

黑色在视觉上会显瘦,在冰刀上也不例外。

丛澜:“在冰上滑起来,冰碴子一粘,看着跟半黑半白的刀没什么两样。”

刀刃上面有刀架,这两部分的颜色是可以拼接的,男单里有用这种上部分黑色下部分银色的冰刀的人。

于谨:“但是好看啊!”

丛澜想了想:“那回头我把裤袜也换成黑色,这样比较浑然一体。”

于谨喃喃:“又该有人给你测到底是几头身了。”

裤袜罩着冰鞋,冰刀再用黑色,这样的话,丛澜基本脖子以下全是腿了。

丛澜接过了拉杆箱,检查了一下,用手指摸了摸刀刃,随口道:“那就顺便给他们出个数学题,考考大家的实际运用能力。这刀太新了,算了,我先去磨刀。”

于谨:“小心点啊!”

丛澜:“知道了!”

新刀不是不能用,也不是不好用。

反正临赛前肯定是没旧刀舒服的。

每个队都有带后勤,磨刀师这个工种更是不可能会少的,短道大道他们每一场比赛都要磨刀,还有赛场临时换刀的,他们的器材师特别重要。

花滑这边也是,磨刀很重要,这是他们的武器。

到地方以后看见了不少人,北京队这位师傅丛澜没怎么见过,怕磨不好,她就去找了在首体任职的那位。

刚巧,大家都在。

“澜澜来啦”

“丛澜丛澜!”

“可以合影吗”

她一进来就是一阵热闹,丛澜好脾气地满足大家的请求,把刀给了师傅以后详细地说了说她的诉求,这才起身跟人合影签名。

磨好了以后要去上冰试刀,丛澜排到的冰场在晚上,还得过几个小时才行。

她思考了两秒,决定拼一下运气。

万一能蹭个冰呢

结果去转了转,人家都在紧张地备战,她没办法只能等晚上再说。

试刀不是站冰上左右扭两下就成,丛澜得绕场滑行和跳跃,然后再试自己的节目。

好在jr组比完了,人数少了一半,花滑的冰场也都分给了sr这群人。

晚上训练时,很多媒体来蹲丛澜赛前的最后一次非公开训练,想看看她的状态。

于谨站在场边,双手抱胸,面无表情地站着,视线跟着里面的丛澜来回地移动。

媒体们小声地嘀咕着:

“怎么还不跳跃啊”

“不是说上冰一分钟就开始3a了吗”

“我这也没瞧见啊!”

丛澜热身迅速是大家公认的,她跳三周的时候很容易隔开两周直接进入最高难度,有选手说跟她同场训练压力大,但对媒体电视台而言,这是最好的噱头,百看不厌。

然而,这次连王萱梅山雁她们都开始跳跃了,丛澜却还是在滑行。

往常绕两圈熟悉冰面就会进行下一个流程,这一次她绕了得有三个两圈,看样子还要继续下去。

滑到于谨跟前,丛澜脚下刹车,冰刀凿出来了一小篷冰花。

“刀不行吗”于谨问。

丛澜:“有点,我再去磨一磨。”

于谨:“下午没找到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jjtxt.org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