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又称作《月光奏鸣曲》,或《月光曲》,是贝多芬于1801年所作,他将其献给自己的第一位恋人juliaguiiardi女伯爵。
创作时他正陷入失恋与耳疾的痛苦中,这曲子里包含了贝多芬至深的情感,是他以心与灵魂写就的。
德国诗人形容第一乐章为“如在瑞士琉森湖那月光闪耀的湖面上一只摇荡的小舟一样”[1],后来,“月光”成为了这首乐曲的俗名。
贝多芬亦是道,这好像一首幻想曲。
曲子定下了,找了编舞,丛澜为了自己的正式比赛,做了很充分的准备。
这可是,自己的世界里,真正的自己要参加的第一场比赛啊!
丛澜很是期待。
节目编排上,技术动作部分,除了旋转滑行衔接以外,跳跃是重中之重。
国内赛分组进行,成年组(sr)和青少年组(jr)。
丛澜现在在国家队,可以跨组别参赛。
这几个月来,于谨对她的技术难度也是看在眼里的,就直接给丛澜报了成年组,不让她去刺激那些jr的小妹妹们了。
会3a的大佬,就该直面sr的凶残!
——虽然国内赛一点都不凶。
问题又来了,要不要放3a
丛澜:“放啊!为什么不放!”
于谨无语:“你可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sr的女单短节目里可以放3a单跳,但是isu规定,jr的短节目是不允许有3a单跳的。
但话没说死,连跳可以出现。
意思大概就是:我知道你们不行,所以我给漏了个缝,有本事你们就来试试。
可能是几个赛季以来没有青少组女单能出3a,连成年组的3a都不多见,isu勇气太旺盛了。
正好,丛澜可以利用这条规则,把3a连跳塞到自己的节目里去。
于谨:“单跳都不稳定,连跳的话岂不是……”
需要挑战这么高难度吗
丛澜很乐意,于谨却有点纠结。
老黄接到电话后气笑了:“小姑娘都比你胆子大!不练兵能出经验吗藏着掖着有什么今年丛澜就能参加国内赛罢了!她缺国内赛冠军吗想要的话以后还不都是”
老黄啪地一声拍了桌子,这边的于谨吓了一跳。
于谨:“老师,丛澜的三周半确实成功率不错,都能到三四成了,我很高兴,但……”
老黄:“她才12,至少有十年要从事花滑这个行业,国内赛的女单竞争性你也知道,完全没压力。于谨,你要看的是未来,是明年,是索契冬奥!”
一句话把他砸醒了。
于谨麻溜地同意了此事,跟丛澜协商:“我们按照青少组的规矩来,今年你参赛是成年组,但我们不放单跳。”
丛澜跟他击掌:“好啊!”
正如我意!
跨组别了就要按照sr的来做,丛澜的单跳3a限制就解开了。但明年参加国际赛的话,她还是个jr小女单,只能上2a。
于谨想让丛澜趁着今年国内赛的机会多试试,早些熟悉赛场。
毕竟,训练与比赛的氛围完全不同,赛场上是很紧张的,这种环境里失误的可能性也会急剧增高。
放下了纠结的于谨很快确定了3a的连跳种类:3a2t。
训练中丛澜出过几次3a3t,熟练程度不足以放到比赛中,32连跳也很不错。
3lo,3a2t,2a,这是丛澜的三个跳跃。
太冒险了,这个方案一出来,队内的其他教练都不赞同地望着于谨。
“你疯了吗小孩子莽撞你还不懂吗3a2t放进去,摔了没连上第二跳就没分了!”
“我是看到丛澜出了3a,但于谨,第一次参加比赛,还是稳着来吧”
“她自由滑放一个3a不就成了吗短节目作什么死啊!”
jr不认3a单跳,3a2t要是后者没连上,第一跳无效,丛澜会丢失很大一部分的技术分值。
于谨:“我知道,我有打算。”
连总教练张简方都在百忙之中找了于谨过来,问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但最后到底是这样定下来了。
不过于谨和丛澜还是商量过备选方案的,根据比赛情况不同,如果3a2t第一跳摔倒了要怎么办,如果3a成了但是2t没接上又要怎么办……
等等的。
比赛时,谁都说不准会发生什么,备案要先做好。
丛澜挺自信的:“放心吧!”
于谨忧心忡忡:“放不下。”
这怎么还没一年,我就开始忧愁了呢
以前带的学生也不这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