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大妈看到贾张氏和秦淮茹都在家,大声招呼这婆媳二人。“好的,贰大妈,知道啦,我和我婆婆这就去。”
秦淮茹干脆地应了一声。
贾张氏却打着哈欠,埋怨道:“街道办又开啥会呀?我昨晚熬夜纳鞋底做布鞋,刚打个盹补觉,就把我给弄醒了。”
“行了,妈,您别再说了,赶紧下床,把鞋穿上,衣服穿好。”“咱们去街道办开会。”
“您刚睡醒,一定得穿厚点,别着凉了。”
秦淮茹嘴上这么说着。
心里却在吐槽她这位恶婆婆。
天天纳鞋底做布鞋,也没见给家里拿回一分钱。
别以为我不知道,您一旦做好一双布鞋,就拿到**上去卖了。
卖的钱自己偷偷买好吃的,剩下的钱拿回来悄悄放进您自己的钱匣子里。
这个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您说您天天纳鞋底,您可曾拿出过一分钱来补贴家用?
要不是靠着我在街道办打零工赚钱,说不定咱们这个家早就垮了。
贰大妈告知完秦淮茹家之后,又去通知了壹大妈。彼时,壹大妈正在给孩子做鞋子。
当下,她儿子易希望在红星小学读书,女儿则在聋哑学校就读。她男人重新回到轧钢厂工作,家里便只剩壹大妈一人。
虽说依旧如往昔那般,常常独自在家。
但现今,壹大妈有了盼头,言行举止都和从前大不相同。
往昔,因她家一直没孩子,出门跟邻里打招呼,她心里都没什么底气。
可如今,她儿女双全,无论走到何处,都充满底气。和他人闲聊,也不再避讳谁家没孩子这类话题。
这人呐,就是这般奇妙。
“好呀,贰大妈,我这就去街道办开会。”
壹大妈放下手中针线活,干脆利落地应了一声,随即穿上厚衣服。关好房门,锁上,便朝大院外走去。
贰大妈瞧了瞧何雨柱家的房门,无奈地摇了摇头。
“这个何雨柱,他们两口子自打有了孩子,就没在家好好住过几天。”“算了,连街道办都不管,**这份闲心干啥?”
贰大妈自言自语了几句,转身走进后院。
再次从后院出来时,贰大妈搀扶着聋老太太,身旁还跟着许大茂的母亲。大院里的男人们都上班去了,只留下一些家庭主妇和老弱病残之人。
“王主任这次又要开啥会啊?”
“这段时日,咱们街道貌似也没发生啥大事吧?”
聋老太太旁侧敲击地询问贰大妈。“没发生啥事儿呀。”
“谁晓得呢,反正到了街道办就清楚了。”
贰大妈是个心直口快之人,简直就是女版的刘海中。
除了不常打孩子,她的思维模式跟刘海中如出一辙。
聋老太太笑眯眯地看了一眼搀扶着她的贰大妈,心里想得特别活络。“大院里开会,不就两件事?”
“要么表扬某人某事。”
“要么通报批评某人某事。”
“最近这段时间,街道上没出现啥**人怨的事儿,应该不是批评通报某
“可最近这段时间,街道上也没听说哪位街坊邻居,做了啥好事啊。”聋老太太怀着这般疑惑,跟着贰大妈和许母来到大院外。
没多久,就赶上了贾张氏和秦淮茹,还有叁大妈和刘成媳妇。正所谓三个女人一台戏。
更别提这一群妇女了。
几个女人一路走一路议论,叽叽喳喳个不停,最终来到街道办。
街道办的院子里,已经聚集了众多街坊。所有街坊都有条不紊地站好队列。
通常都是以各自所在的大院为单位,形成一个小圈子。
街坊邻居们在各自的小圈子里,好奇地探讨着此次开会的目的。十分钟后。
差不多人都到齐了。
街道办王主任从办公室走了出来。原本喧闹的大院,逐渐安静下来。
黑面神现身了,没有哪个邻居敢去触黑面神的霉头。不论男女老少,没有不畏惧王主任的。
“所有人都到了,接下来我要为大家宣读一篇《工人日报》的报道。”
“这篇报道全篇讲述了咱们街道的何雨柱同志,研究并发明出国内首台摆臂挖掘机的过程,还有何雨柱同志的内心想法。”
5.0“希望大家都仔细听,用心听。”
“据咱们国家的机械专家判断,咱们国家首台摆臂挖掘机的出现,将会成为咱们国家工业**的重要标志!”
“街坊们,邻居们,同志们,咱们都应当为拥有何雨柱这样的好街坊、好邻居、好同志,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