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榆城最近的驻军点上,各方势力也都派遣了一定数量的兵员,准备随同朝廷的仪仗队一起前往榆城。
当然,这些人的目的和杨宏泰的计划是一致,就是为了向冷锋示好,表达出他们对冷锋的敬意。
不然的话,仅凭他们这么一点兵力,在冷锋的大军面前根本就不够看。
哪怕再怎么不想承认,但是一个事实已经摆在了他们的面前,就是冷锋现在的势力,已经远远的超越了这些老牌的门阀贵族。
虽然之前冷锋一直是在攻占蒙古人的地盘,那些地盘上并没有这些地方门阀贵族的势力。毕竟蒙古人的屠刀砍向这些门阀贵族时可不会留情,而且还专门会挑选这些油水很足的人动手。
可以说,在这方面,蒙古人是一视同仁的,根本不会管你是平民百姓,还是门阀贵族。相反,蒙古人还特别偏爱这些狗大户,毕竟从他们的身上才能够捞到更多的油水。
之前这些地方门阀贵族组成的军队之所以敢在蒙古人收缩战线之后反攻,也就是怕彻底激怒蒙古人,让他们不管不顾的对他们所的在地区进行攻击。
一旦发生了那样的事,他们可不是冷锋,可没有能力阻挡住蒙古人的攻势。
可是现在的情况已经变了,这一切都让冷锋给扛了下来,他们根本不用去考虑蒙古人的感受了。
如果论起仇恨值来,在蒙古人的排行当中,没有人能够比得过冷锋。甚至是他们这些人加起来,也比上不冷锋的一半。
这时还有什么可担心的,而且现在他们主动过去和冷锋示好,也能够进一步的麻痹冷锋。毕竟他们之前的计划,都是建立在冷锋会带兵前往京城的基础上,如果冷锋一直在榆城待下去,他们也没有机会对冷锋动手。
这些人的算盘打的很好,他们以为经过这么一表态,冷锋肯定会中了他们的圈套。
首先到达榆城还是朝廷的那传旨队伍,这也是冷锋的老熟人了,皇宫的这位老太监已经向冷锋传达了好几次圣旨了。
不过冷锋这一次根本没有见这位传旨太监,在他的眼中看来,接朝廷的圣旨,哪里有研究泥巴重要。毕竟这也是他未来的一大产业,而且还是实施集体经济的一次尝试。
朝廷的圣旨对于冷锋来说,和一张废纸没有多大的区别,他现在已经懒得再去和朝廷演戏了。
对于朝廷来说,有没有冷锋亲自接旨已经习惯了,之前在金铃关的时候,除了第一次是冷锋亲自出面之外,其他几次冷锋都没有露面。
现在冷锋依然如此,哪怕就是别人都知道他就在榆城之中,但是冷锋就是不出来,他们也没有丝毫的办法。
好在有袁战业接下了圣旨,在面子上倒也能够说得过去。
不过跟在传旨队伍后面的那些一批人,要想进入榆城地界,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冷锋可以给这些传旨队伍面子,但是对于那些地方势力的人,就不会那么好说话了。
在明知对方没有安什么好意的情况下,冷锋自然不会给他们什么好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