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9章埋下了巨大的凶险
归根到底,这一切都还是在前期的发展之中,消耗掉了自身的气运。
气运的体现在很多方面,有声望和影响力,也有天下人心所向等等。比如说冷锋在前期低调发展的时候,就是在积累气运,当气运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就是他要外出争霸吞下的时候。
现在冷锋的军队已经兵分两路,开始向蒙古人全面反击。
诸葛隆中的那一路军队是进行的攻坚战,他们和袁战业所在的这路军队一开始是收复被蒙古人占领的失地。但是在冷锋从南疆回来之后,他的战备目标就变了。
其实也不算是有变化,因为在这之前,冷锋就已经将榆城之内的这二十万蒙古军队当成了猎物。
之所以没有在一开始就向着榆城方向进军,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先让袁战业将军队带出来,在实战之中进行训练。二来也是为了迷惑南方朝廷和蒙古人,让他们摸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干什么。
特别是南方朝廷,此时的朝堂之上,已经是杨宏泰一家独大,就是兴帝的很多决策也要得到杨宏泰的支持才能够实行下去。
在针对冷锋这件事上,杨家一直就是不遗余力的,只要是抓住机会,他们都会给冷锋制造麻烦。
这一次朝廷连下几道圣旨,让冷锋带兵入京,背后的主导者其实就是杨宏泰。
杨宏泰现在的势力已经达到了顶峰,如果再进一步的话,那就是不为人臣。这种看似无限无光的背后,其实已经为自己埋下了巨大的凶险。
包括杨宏泰在内的朝廷众人,都没有看清楚这一点,大多数人都还为了杨家如今的气势冲天,一心想着巴结杨家。
只有极少数人已经在谋划着对杨宏泰动手了,毕竟这个天下还是皇室的,杨宏泰如今的地位已经有了盖过皇室的趋势。
也就是在如今这种环境之下,杨宏泰还能够安稳的坐在那个位置,如果要是在寻常时期,就算是皇帝不弄死他,杨宏泰也不敢这么做。
毕竟以杨宏泰的地位和老谋深算,他之前已经隐忍了这么多年,绝对不会跳的像现在这样高。
但是由于蒙古人南下,南方朝廷岌岌可危,这让杨宏泰隐忍多年的野心终于藏不住了。
以杨宏泰在朝堂的地位,正如之前九王爷所言,他的地位已经到达了极致,除非是有不臣之心,不然的话只能老老实实的低调下去。
哪怕是当初九王爷叛乱的时候,许诺他一个王爷的位置,但是杨宏泰也没有和他一同起兵谋反。
不是杨宏泰对兴帝有多么的忠诚,而是他觉得当时投靠九王爷的性价比太低。毕竟九王爷叛乱是个极冒风险的事,稍有不慎就是诛灭九族的风险。
以杨家的地位,完全不需要去冒这个风险。退一步来说,就算是冒风险,他杨宏泰也不会为了其他人去冒这个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