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2章国师的新计划
再加上手中的些文件,已经能够看出袁战业最近一段时间的进展还是很快的。
不过冷锋这一次从南疆回来之后,他已经有了新的想法。
朝廷已经下了好几道旨意,让他们带兵前往京城。而且蒙古人那边也有动静,看来国师是和朝廷中的某些人暗中有勾结,准备设计他。
冷锋现的兵力正在分成两路向着蒙古人的左右攻击,这种相背而行的进攻路线,对于蒙古人来说,等于断了他们相互支援的道路。
本来蒙古人的战略阵形是一个巨大的弧形,只要是弧形上的某一点遭受攻击,左右两边立刻就可以驰援。但是当冷锋的军队强行在其中一点上破开蒙古人的阵形之后,就相当于给蒙古人的阵形来了一个外科手术。
特别是在金铃关这样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隘被冷锋拿下来之后,蒙古人的之前那种主动型的阵线,就变得很是被动了。
现在冷锋的军队分兵两路,更是将蒙古人的阵线之间的联系切割的越来越大。
面对这种情况,蒙古人除非能够以强大的军事力量将冷锋的两军队给吃掉,不然的话,就只能被动挨打。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冷锋的军队能够主动撤退。
不过看冷锋这边的军队行军路线,其目的已经很明显了,就是要从两路开花,将蒙古人占领的地区给逐步蚕食。
经过金铃关的战役之后,蒙古人已经认识到,要想依靠地理之势挡住冷锋的军队进攻,已经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他们只有寻找机会,在半路上设伏,也许能够和冷锋的军队较量一下。
不过这种设伏的机会很难找到,即使是找到了,也不一定能够成功。
毕竟之前蒙古人也不是没有针对过冷锋的军队设伏,甚至是在国师的亲自布局之下。当时的那场山谷外的伏击战,最后的结果却是国师怎么也没有想到的。
他已经对冷锋的军队足够重视了,所以这才亲自布局,并且亲自带领军队。为的就是防止在南方再出现一股类似于北方义军一样的势力,只要将冷锋的势力扼杀在萌芽状态,才能够以绝后患。
以国师的眼光,当然能够看出冷锋的潜力比起北方的义军在强大很多。
北方的义军虽然盘踞在北方多年,也算是一股根深蒂固的势力。不过蒙古人却没有将其看在眼里,在国师看来,北方的义军难成气候,就算是有昆仑派在背后支持,也无法和蒙古军队相比。
他们之所以没有收拾北方义军,主要原因就是在时间上不愿意付出太多。
在国师的计划当中,先是将南方朝廷彻底覆灭之后,再一举将北方的义军给消灭掉。
以蒙古人的军事实力,要想将义军在短时间彻底剿灭是不现实的,但是要想将其封锁在原先的地盘之中,这一点还是能够做到的。
就算是蒙古军队大举南下,还是能够组织起一支军队针对义军的。
不过蒙古人不愿意在这方面花费时间,他们的计划是先将义军放出来,然后再以雷霆手段将其围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