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生死相随,魂魄齐飞
王永被抓入狱后,成王连夜就下达了命令,让京师护卫军迅速行动起来,将王府包围得水泄不通。任何人都被禁止出入王府。
与此同时,汪泉和林远成功地救出了于通的家人。
为了确保他们的安全,林远和汪泉按照江预的指示,将于通的家人妥善安置在被封禁的林府之中。
自从林远从北疆回到京城,他一直没有勇气再踏进家门一步。然而,如今为了于通的家人,他不得不面对这个曾经熟悉却又陌生的地方。
当他终于踏入家门时,一股凄凉的感觉涌上心头。
物是人非,一切都已经不再是他记忆中的模样。
那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庭院,如今显得格外冷清;儿时的秋千架还静静地立在那里,只是上面的紫藤已经枯萎。
林远的目光落在那两个铁锤上,那是他少年时练武所用的工具。
然而,现在他的右臂已经残废,再也无法像从前那样挥舞铁锤。这对铁锤似乎也在默默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和无奈。
院子里那棵高大的酸枣树依然矗立着,它见证了林远的成长和家庭的变迁。
可是,母亲却早已离开了人世,化为了一捧黄土。
林远站在树下,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想起了母亲的慈爱和温暖,想起了那些与母亲共度的美好时光。
如今,这一切都已成为过眼云烟,只留下无尽的思念和感伤。
汪泉看着林远那高大而又孤独的背影,便独自主动安顿于通的家人。
长时间生活在暗处,如今走出了那个黑暗的房屋。于通的家人心里既有欣喜又有担忧。欣喜的是终于可以重见天日,担忧的是害怕从一个魔窟跌落到另一个魔窟里面。
当晚汪泉告诉他们已经被从王永的魔爪中救出来,以后都会一直生活在阳光下时,他们纷纷磕头表示感谢!
于通的家人交由汪泉看管,林远趁着夜色匆匆回到了江府。
江预还在书房等到林远的消息,当林远将成功救出于通家人的消息告诉江预时,江预紧锁的眉头微微松开了些许。
在天刚蒙蒙亮时,汪泉悄悄出离开林府,去给于通的家人购置了一些衣物和食物。
王永被关在刑部大牢里,看管十分严格,无论肖隽如何审问,他都不开口说一句话。
王永的表现,肖隽也不着急,就当是走走流程。
肖隽和向晚舟寻找的那些账册,基本上都没有提及王永。所以想要将王永举力扳倒,一定要尽快将于通押解进京。
如今,于通的家人已经被救出,这一切都好办得多了。
御书房里,肖隽和江预将信州知府于通的罪证呈递给了皇上。
皇上了看了肖隽和向晚舟寻找的所有账册,都没有提及王永和萧山,都是韩庚、陈寅和于通的名字。
他不得不佩服王永的老谋深算。韩庚、陈寅和于通都不过是替王永搜刮财富的工具而已。
从所有的账册来看,昨天在王永私宅搜出的财富只是冰山一角。那么其余的财富都去哪里了?
这些问题盘亘在江预、皇上和肖隽的心头。
如今,韩庚已死,陈寅已经抄家收押,该是于通伏法的时候了。
皇上看着肖隽说道:“肖爱卿,如今刑部尚书空缺,暂时就由你代任。还有,于通这等贪赃枉法之人,希望你尽快捉拿归案。”
肖隽看着皇上,恭敬的说道:“陛下,从这些账册来看,于通并未私自拿大越军队的粮草、器械与敌国交易。他身上又藏着指证王永的关键证据,信州被他治理成一片乐土。如果他能交出身上的证据,是否可以从轻发落?”
皇上听了,严肃的说道:“虽然他没有动拿大越军队的粮草和兵器获利,把百姓放在心间,但是他拿着大越的矿产和粮食与敌国进行联系,已是犯了国法,罪不容诛。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他于通纵有超高的治世才能,也不能践踏国法!”
江预看了肖隽一眼,然后看着皇上,恭敬的说道:“陛下请勿动怒,于通是能臣,也是污吏。既然他触犯了国法,肯定要从严惩处。如今大越缺少于通这样的人才,还望陛下可以考虑一下于通的去留。如此一来,他定能如实交代王永所有的犯罪事实,迷途知返,报效陛下的恩德!”
听了江预的话,皇上的眉头稍解,“两位爱卿的话不无道理,如果他能真能迷途知返,真可以考虑给他生的机会。”
江预和肖隽听了相视一眼,便又看着皇上。
皇上看着肖隽,“肖爱卿,为林将军翻案你准备得如何了?”
“陛下,如今的证据来看,林将军是被韩庚和宋达陷害,可是这背后的凶手乃是王永。所以,得将于通押解进京后,方能揪出幕后的真凶。”肖隽恭敬的说道。
皇上站起来走到窗户,看着在先萧瑟的景象,低沉的说道:“已经是冬天,我们得加快速度了!”
江预看了肖隽一眼,然后两人走到皇上的身边,江预率先开口说道:“陛下,隆冬的冷冽,定能将一切黑暗消灭!待到东风吹来,大越定是千里如画!”
肖隽也附和的说道:“没有冷冽的寒风,何来梅花扑鼻香。陛下,微臣与江大人与您同行,一齐撕开黑暗,迎接光明!”
皇上转身,欣慰的看着眼前的两位臣子,嘴角带着笑意,“听苏卫说喆山矿洞里的工人都是韩庚他们强制抓去的。如今该是放他们回家的时候了。江预,你从国库支一些银子,分发给那些百姓吧!”
江预赶紧躬身的回答道:“陛下爱民如子,微臣一定办妥!”
那些在喆山矿洞里面的工人,如今终于走出矿洞,脱离了苦海。他们双手拿着皇上赏赐的银两,纷纷朝着皇宫的方向磕了几个头,然后就下山,朝着自己的家奔去了。
至于王永和陈寅府上的仆人,苏卫都通通带走了。
还有矿洞里面那些兵器,苏卫也通通进行了搜查并一一运走。
江预静静地站在林远曾经居住过的洞口,他的双手背在身后,寒风吹过,掀起他的衣襟,猎猎作响。
他的目光投向远方,那里是连绵起伏的山脉,宛如一条巨龙盘踞在大地之上。这些山脉在他眼中,仿佛不再仅仅是自然的景观,而是无数保卫大越的英雄们挺起的脊梁,坚韧而不屈。
江预的嘴唇微微颤动,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只是喃喃自语道:“这江山,值得我将热血抛洒!”他的声音在风中飘散,带着一种决然和豪迈。
而在江府里,一片静寂,每个人都沉浸在悲伤之中,默默地忙碌着各自的事情。曾行依然守在大哥的棺椁旁,他的身影显得有些孤单和落寞。
一直守在丈夫身旁的江漪,此刻也感到有些疲惫不堪。她轻轻地对楼藏月说:“我有些累了,想回去休息一下。”
楼藏月看着江漪苍白的脸色,心中一阵怜惜,连忙点头道:“好。”
江漪缓缓站起身来,脚步有些踉跄,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身体保持平衡。然后,她与楼藏月一同回到了梅苑。
一进入梅苑,江漪便径直走到香案前,点燃了一柱香。那淡淡的烟雾袅袅升起,弥漫在空气中,带着一丝宁静和肃穆。
江漪凝视着那柱香,仿佛在与逝去的亲人默默交流。
最后,江漪轻轻地叹了口气,走到床边,缓缓躺下,迅速陷入了沉睡。
楼藏月看着江漪安静的睡颜,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温柔。
她知道江漪这几日的劳累和痛苦,也明白她的身体有多么的柔弱。
楼藏月感到自己的眼皮也越来越沉重,于是她靠在卧榻上,不知不觉间打起了瞌睡。
这几日,都是琳琅带着徽音,所以琳琅也略感疲劳。她趁着徽音睡觉时,也躺在床上睡了过去。
江漪看着姐姐睡着后,就赶紧起床。她正坐在浴桶之中,仔细的擦洗着自己身体。
待到洗浴完后,她穿上了丈夫最喜欢的衣服,戴上了丈夫喜欢的首饰。
为了不被他人发现,她将孝服穿在外面,端着一碗粥回到丈夫的灵堂。
此时,灵堂里面只有曾行。她看着曾行那痛苦的面容,很是心疼。
她轻步走到曾行面前,蹲下后说道:“小叔,喝一些粥吧,你再这样下去,谁来保护徽音呢?”
曾行看着眼前的嫂子,眼泪不禁又流了出来,嘴里说着:“嫂子,对不起,对不起!”
江漪端起手里的粥,舀起一勺,“不要说对不起,我相信如果你大哥遭遇危险,你也会奋不顾身的。来,把粥喝了,好吗?”
江漪说完,就把一勺一勺的喂给曾行。曾行吃了一半,便觉得眼皮重得抬不起来了,便倒在地上沉睡了过去。
江漪将手里的纸条放在曾行手里,说道:“小叔,音音就交给你了!”
江漪缓缓地打开棺椁的盖子,仿佛这是一个无比沉重的决定。她的手微微颤抖着,终于,棺盖被掀开,露出了里面的丈夫。
江漪凝视着丈夫的脸庞,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但她却强忍着不让它们落下。她伸出手,轻柔地抚摸着丈夫的脸颊,感受着他的温度,仿佛他还活着一般。
“夫君,你怎么舍得丢下我呢?”江漪的声音有些哽咽,但她还是努力让自己微笑着,“我可舍不得你就这样离开我。我要三生三世都缠着你,你别想轻易摆脱我,你走慢一些,等着我,我来找你了!”
她的话语中透露出无尽的眷恋和不舍,仿佛这是她最后的告别。
说完这些,江漪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地爬进棺椁,躺在了丈夫的身旁。
棺椁内的空间并不宽敞,但江漪却觉得无比安心。她紧紧地挨着丈夫,仿佛这样就能感受到他的存在。最后,她轻轻地合上了棺椁的盖子,将自己和丈夫永远地封闭在了一起。
明日,就是曾宥入土为安的日子了。然而,江预此时还未散值,他正与肖隽一同埋头于王永和姑父的案子中。
与此同时,向晚舟和张勇则前往了墓地。这里是曾宥的安息之所,也是江漪最后的归宿。向晚舟深知此行的重要性,因此她格外谨慎。
到达墓地后,向晚舟开始仔细检查每一个细节。她的目光锐利如鹰,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存在问题的地方。经过一番查看,她果然发现了一些不妥之处。
于是,向晚舟毫不犹豫地亲自带领工人们对墓地进行重新整理。她认真地指挥着工人们,确保每一个步骤都符合她的要求。
夜幕逐渐降临,天空像是被泼上了一层浓重的墨汁,变得愈发深沉。
睡梦中的徽音突然发出一阵撕心裂肺的大哭,这哭声犹如夜枭的哀鸣,划破了寂静的夜空。
睡在一旁的琳琅被这突如其来的哭声惊醒,她心头一紧,急忙坐起身来,将徽音紧紧地抱在怀中。
“徽音乖,别哭别哭,是不是饿了呀?”琳琅轻声哄着怀中的孩子,心里却有些纳闷,徽音平时很少这样哭闹。
她一边安慰着徽音,一边想着该怎么办。想来想去,琳琅决定先抱着徽音去灵堂看看,也许江漪在那里。
琳琅抱着徽音匆匆赶到灵堂,然而,让她失望的是,灵堂里只有熟睡的曾行,却不见江漪的身影。
“二小姐会去哪里呢?”琳琅喃喃自语道,心中愈发焦急。
她抱着徽音又快步来到梅苑,希望能在这里找到江漪。可是,梅苑里也是空荡荡的,根本不见江漪的踪迹。
徽音的哭声越来越大,仿佛要把整个江府都给震醒。这哭声终于惊动了住在梅苑隔壁的楼藏月。
“怎么回事?谁在哭?”楼藏月睡眼惺忪地打开房门,看到琳琅抱着哭泣的徽音站在门外,不由得吃了一惊。
“楼姨,二小姐哪里去了!徽音饿了!”琳琅焦急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哭腔。
楼藏月看着琳琅和哭泣的徽音,连忙说道:“不是在床上睡觉吗?”
“我看了,不在床上,也不在灵堂!”琳琅一边哄着徽音,一边解释道。
楼藏月听了,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她赶紧走出梅苑,四处寻找江漪的下落。
勇叔得知江漪不见了,也不敢怠慢,立刻吩咐府里的下人一起帮忙寻找。
众人在江府里展开了一场紧张的搜寻,他们把府里的每一个角落都翻了个遍,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找了个遍,却始终没有发现江漪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