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底,从老美考察芯片市场的楚清和梁思雅回来了。
同行的,自然避免不了过来找张良弥补青春的伊万卡了!
毫无疑问,成立不久的英伟哒以及行业龙头微软,在业内颇有名气的台积点,英特儿这些未来行业的标杆都是几人关注的对象。
就算是自己的女人,张良也不可能告诉几人未来的芯片龙头是英伟哒。
有了对未来的认知,有了”心心相印“这个神奇的养生功法。
张良并没有什么经营企业的兴趣。
只不过到了明年底,金融危机发生一年后。
在底部抄一些带血的筹码,尽量多掌控一些芯片公司的股份,这才是张良所要重点关注的。
在张良的记忆中,英伟哒会在08年底跌至5美刀左右,甚至在长达五六年的时间里,都是在十来美刀内徘徊。
直到13年之后,英伟哒的股价才开始彻底的起飞。
这么长的时间内,足够张良腾出资金,慢慢吸收英伟哒的股份了。
如果到时候,家里谁想参与经营,张良也会支持的!
虽然楚清三人不了解张良的真实想法,但是了解到的芯片市场的情况,还是让张良开了眼界了。
英伟哒于93年成立,一开始碰到的难题和好多创业公司一样呢,技术是有了,可怎么做产品、找市场还得让英伟哒交点学费学学呢。
公司的第一款、第二款产品都失败了,不过还好,公司很幸运地迎来了一个大客户:游戏公司世嘉SEGA。
但是呢,双方合作了一年多后,英伟哒的黄人勋惊讶地发现,行业老大微软已经搞出了windows95的direct3d图形接口。
英伟哒要是再这么研发下去,那可就跟技术和市场的大流越跑越偏啦。
不过好在最后,黄人勋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竟然还得到了世嘉的认可,给了钱让他们接着研发。
英伟哒是做芯片设计的企业,产品要想真正落地,那还得把芯片给造出来才行呀。
找合作公司,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儿嘛。英伟哒的合作对象就是挺有名气的台积点。
绑定了核心供应商之后,英伟哒的技术实力快速彰显,1适配微软、性能超群。
1999年上市,也发布了GeForce256,定义了GpU产品。
2000年,收购了当时行业龙头3dfx的知识产权。
产品大卖、收入大涨、地位提升,股价也随之飙升。
2001年,英伟哒的收入达到10亿美元,并被纳入标准普尔500指数。
即使在纳斯达克互联网泡沫破灭时,也依然在2002年1月初,勇闯股价新高,实现两年15倍。
这个涨幅中,也有和微软的合作提振。
英伟哒的发展势头,自然受到了微软的关注。
微软第一代xbox的显卡,就敲定由英伟达来提供。
原本是英伟哒抱大腿的事情,却出现了变故。
微软希望xbox大卖,自然也希望价格低一些。
但当微软提出降价时,被英伟哒果断拒绝。
英伟哒认为自己也很难,产品设计难、加工难,良品率不高。
也许是因为前面的经历,让英伟哒意识到“钱在手”的重要性。
总之,就是英伟哒英品性能没达到微软预期,但也没降价。
憋了一肚子气的微软,就停掉了和英伟哒的合作。
大客户就这么没了,老黄不为“收入折腰”,但股价却折到了脚踝。
伴随着纳斯达克指数下行,英伟哒股价从2002年初到十月,一年不到跌了90%。
一百多美刀跌倒了7美刀,现在是50美刀,明年再跌倒了5美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