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如徐老怪、老谋子、冯裤子、黑泽明……
他们的分镜稿,完全可以当成漫画来看,某些画稿甚至颇具艺术感。
当然,既然有水平高的,自然也有水平低的。
就比如拍出了“申遗之作”《让子弹飞》的姜闻。
他的分镜稿就主打一个抽象。
不但人物全是火柴人,而且在火柴人里质量都算差的,一个个歪七扭八。
整体的场景更是全靠脑补,纯粹的意识流。
如果一个不知情的片场人员不小心捡到姜闻的分镜稿,八成会把姜大导演的分镜稿当成谁家孩子的胡乱涂鸦。
别说其他人看不懂,姜闻睡一觉醒来自己都看不懂。
哪怕画了分镜稿,到了现场拍摄的时候,有大半内容也会重拍。
所以姜闻的拍戏效率很低。
当然,对于绝大多数导演来说,只要能拍出佳作就好,效率低都不是致命的问题。
可对于李杜而言不是。
要是一部戏他要拍几个月甚至几年,李杜肯定受不了。
如果以这个效率拍摄,他记忆里前世的那么多好片子,那得拍到什么时候去。
而且成年累月地待在片场里,那日子过得也太苦了。
为了《我的阿勒泰》能快速出片。
李杜前几天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工作。
除了给每个演员的详细剧本和演戏指导,分镜稿更是厚厚一摞,几乎是把整部剧都已经画了下来。
具体的拍摄计划更是把一切行程安排得明明白白。
当配角演员、摄影师、导演助理、场记他们见到李杜这些准备的时候,简直震惊得无以复加。
“李导,跟着您拍戏也太轻松了,你把我们的活都干完了啊!”
“在您的指挥下,大家一定能把戏拍好!”
“有李导起带头作用,身体力行,我们的拍摄肯定顺顺利利!”
“是啊,李导给我们的待遇这么好,这钱这么好挣,我们也得对得起李导,不然工钱拿着都感觉烫手。”
“以李导的才华,咱们这部剧一定会大卖!”
众人围着正在化妆的李杜,争先恐后地拍起了马屁,恨不得把李杜捧到天上去。
他们话说得夸张肉麻,但心里的情感却不假。
国内拍戏是导演中心制,一部剧里,导演的地位最高。
更何况《我的阿勒泰》这部剧的制片人还是杨蜜,完全由嘉行出品。
毫不夸张地说,李杜就是剧组里的皇帝。
无论大小事宜,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李杜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大昏君,那众人就有的罪受了。
要不是杨蜜人脉广,给的钱多,加上李杜之前在节目里的玩票之作《爱情呼叫转移》看着也挺像那么回事。
这些人根本不愿意千里迢迢跑到新疆来拍戏。
而现在,只是一次碰面,李杜就让他们刮目相看。
李导虽然年轻,但导起戏来,真的很有大家风范啊!
能碰上这么一个年富力强,而且愿意事必躬亲的明君,剧组人员都开心坏了。
得遇明君,三生有幸啊!
众人很是兴奋,个个对李杜迎着笑脸。
李杜却没有对他们多客气。
不苟言笑,语气十分平谈:
“感谢大家的配合,相信大家一定不会后悔来到这里,只要大家齐心协力,那么这部作品就属于剧组里的每一个人。”
“不过,要是有谁拖后腿,也别怪我不讲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