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摸骨通考(2)
关于称骨算命,需要大家注意的是:
摸骨和称骨虽然都跟骨有关,但两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
摸骨,看的是骨相。
称骨,算的是骨重。
摸骨主要以?触觉感知?为基础,认为骨相难以改变且反映先天降世后的命运?。
称骨则以?时间和重量维度来量化?,将命运与出生时辰绑定,通过叠加数值得出结论?。
通俗点说,就是根据个人的生辰八字,分别查出出生年月日时的重量,然后将这些重量相加得到八字的重量。
之后,再根据那个所谓的袁天罡“称骨歌”,找到相应骨重的批注诗,从而解析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据史料记载,称骨算命在唐代非常流行,并被广泛用于预测一个人一生的吉凶祸福。
而且除了这个八字称骨,一些玄学古籍里记载袁天罡还创立了一个十二生肖称骨法。
这个方法和八字称骨异曲同工,都是利用相应的骨重,来计算人的运途。
但是。
不管是八字称骨还是十二生肖称骨,本质上都是对当时人的人生经历的观察与总结,而并非什么实质性的理论延伸。
而这些称骨方法所依据的“称骨歌”和相关批注诗,其内容多为一些宽泛、模糊的描述。
举个例子。
比如某人是1990年的正月二十八卯时出生。
根据称骨算命的理论计算的话年重是0.9两,月重是0.6两,日重是1.5两,是时重1两。
总重,4两。
根据骨重,所得到的判词为:
“平生衣禄是绵长,件件心中自主张。
前面风霜多受过,后来必定享安康。”
请问各位,这种判词你觉得准还是不准呢?
如果准,准在哪儿?
以我个人的拙见,这些判词批注,就跟好多跑江湖的算命术士,在给人算命时,说一些套话一样。
这种听上去很准但仔细琢磨又不准的话,在他们江湖术士口中叫巴口,或者春点。
另外根据考证,我认为所谓的称骨算命,都是后人假借袁天罡之名伪创的。
因为目前我们能够得知记载此法最早的玄学书籍,就是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民间各种玄学命理抄本,或者小册子。
哪怕现在一些农村大集上,一些摆地摊卖书的,可能还有诸如《袁天罡称骨歌》《称骨分量歌》《五行称命书》《白鹤神数》等印刷质量差、内容玄虚的书籍。
而在清朝以前,还没有任何玄学正统文献里,对称骨算命有过记载。
这点,我还特意委托苏城的唐墨筠帮我调查过。
唐墨筠是苏城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她跟很多考古以及文献单位都有交集,能帮我迅速通过内部网络,调取那些不对外公开的相关内部图书馆的资料。
……
这里,我多说一句。
上面我提到了一种术数,叫《白鹤神数》。
白鹤神数是一种跟摸骨有关的算命术数。
它主要是摸手骨,有点类似于看手相,属于牙牌神课中的一个。
所谓牙牌,是民间杂占的一种,也被称为天九神课。
牙牌是什么东西?
它最初是古代官员的出入通行证,后来才演变成一种占卜用具,即牌九,通常由木头、骨头或象牙制作。
看到这里,或许很多人会有疑惑,一个看手相的术数,怎么跟什么牙牌产生了联系?
其实白鹤神数之所以归类于牙牌神课里,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术数都属于江湖技法,也不知道谁发明的,久而久之,一些人就将这些同时记载在了一本书上。
这本书,就叫《牙牌神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