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南下之计
赵云平定中原后,天下震动,各大世家纷纷遣使前来示好,或表示归顺,或请求结盟。然而,赵云深知,天下虽暂时安定,但根基未稳,若不趁势统一,恐日后再生变数。
回到许昌后,赵云立即召集沮授、郭嘉、太史慈、张辽等谋士将领,商议下一步的战略。
沮授率先开口道:“主公,如今中原已定,但江东孙权、益州刘备等仍割据一方。若不及早解决,恐日后成为隐患。我们应趁势南下,先取江东,再图荆州、益州。”
郭嘉却持不同意见,道:“沮公所言虽有理,但江东孙权根基深厚,且水军强大,若贸然进攻,恐难以速胜。不如先稳固中原,休养生息,待时机成熟再图南下。”
赵云沉思片刻,道:“二位所言皆有道理。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今曹操已败,中原初定,暂且先稳固中原,但是水军还需多加训练!”
赵云决定先稳固中原,同时加强水军训练,为未来的南下征战做好准备。他下令在许昌设立水军大营,招募熟悉水战的将领和士兵,并派太史慈、张辽等人负责训练水军。
与此同时,赵云也深知治理中原的重要性。他采纳沮授的建议,重用曹操的旧将,并推行一系列安抚民心的政策,减轻赋税,鼓励农耕,恢复生产。
中原百姓因连年战乱而流离失所,如今见赵云治下政令清明,纷纷归附,中原大地逐渐恢复了生机。
然而,天下诸侯并未因此放松警惕。江东孙权得知赵云在中原站稳脚跟,心中愈发不安。他召集周瑜、鲁肃、吕蒙等谋士将领,商议对策。
周瑜率先开口道:“主公,赵云虽暂时未南下,但其野心昭然若揭。我们需早作准备,加强长江防线,以防其突然来袭。”
鲁肃点头附和:“公瑾所言极是。赵云虽兵强马壮,但其水军尚在训练之中,短期内难以形成战力。我们可趁此机会,联合荆州刘备,形成联盟,共抗赵云。”
孙权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道:“二位所言极是。传令下去,加强长江防线,同时派使者前往荆州刘备,共商抗赵大计。”
与此同时,益州刘备也得知赵云平定中原的消息。他召集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商议对策。
诸葛亮摇着羽扇,缓缓说道:“主公,赵云虽平定中原,但其根基未稳,短期内难以南下。荆州刚收复不久,我们可趁此机会,稳固荆州。”
关羽皱眉道:“军师,赵云此人勇猛无敌,且有沮授、郭嘉等谋士辅佐,若其南下,恐难以抵挡。我们需早作准备,加强益州防御。”
张飞拍案道:“大哥,赵云兄弟虽强,但我们兄弟三人也不是吃素的!若他敢来,我定叫他有来无回!”
刘备微微一笑,道:“二弟、三弟,军师所言极是。我们需稳固荆州。不过,赵云此人仁义为先,我们也不必过于敌视,若能与之结盟,或可共谋天下太平。”
诸葛亮点头道:“主公所言极是。赵云虽强,但其志向在于天下太平,我们可派使者前往许昌,表达结盟之意,或可避免刀兵相见。”
刘备采纳诸葛亮的建议,派简雍为使,前往许昌拜见赵云,表达结盟之意。
赵云得知刘备派使者前来,心中略感意外,但仍以礼相待。他召集沮授、郭嘉等人商议对策。
沮授分析道:“主公,刘备派使者前来,显然是担心我们南下。我们可借此机会,与其结盟,共谋天下太平。”
郭嘉却持不同意见,道:“沮公所言虽有理,但刘备此人野心不小,若与其结盟,恐日后成为隐患。不如暂且虚与委蛇,待我们水军训练完毕,再图南下。”
赵云沉思片刻,道:“二位所言皆有道理。刘备虽有心结盟,但其根基在益州,短期内难以威胁我们。我们可暂且与其结盟,同时加紧训练水军,待时机成熟,再图南下。”
于是,赵云接见简雍,表示愿意与刘备结盟,共谋天下太平。简雍大喜,立即返回益州复命。
他召集众将,沉声说道:“如今水军已初具战力,我们需趁势南下,先取江东,再图荆州、益州,早日结束乱世,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