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使,已经把薛平义送走了。”
“他是往哪里去?”望武丹回过神来,连忙问道。
“他往城门处去了,看样子似乎是要乘船出海,回到岛上去。”水军内部是知道有一支人马落脚在了建州附近的的岛屿之上,派人去看过,见都是些老弱妇孺,青
壮年也不多,观察了几日没有什么异常便也没去管。
谁想到那支人马竟然是踏海三郎的队伍。小乙心中很是复杂,他原本以为踏海三郎会是个如何凶狠的人物,怎么着也和薛平义那样的形象联想不到一起去。
还真是人不可貌相啊。小乙默默地想。
“小乙,你负责查一查薛平义早年间的资料,看看这个人到底是什么来历。”望武丹沉声吩咐道,“另外,再时刻注意着他现在的动向。”
“是!”小乙打起精神来,领命称是。他想了想,问道:“指挥使,薛平义难道是要转换目标,祸害咱们建州了吗?”
望武丹看了他一眼,“应该不会。他用假死骗过珽东王,大概也对干海盗这一行厌倦了。但是这个人还是不容小觑的,盯着终归没有错。”
小乙想了想的确有道理,也就不在多想。
望武丹眼神悠远,似乎想要穿透重重阻碍,看到薛平义的动向。既然你我都有隐瞒,那么就看看,到底你是何方神圣吧。
……
进入深秋之后,断断续续下了几场秋雨,天气也一日冷过一日。这一日长谣从宫中出来,正好赶上了下雨的时候。长谣有些无奈,她出门的
时候还是阳光普照,天气看上去不错,没想到那么快天气就变了,真是让人措手不及。
这样的天气,也不适合冒雨跑回去,长谣索性就待在了自己的指挥使厢房里,从窗户看着外面的雨幕出神。
她现在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好了许多,和韩蔚解开心结之后,她的心中大石也终于放下。听阿娘说,韩蔚最近也正常了许多,不再把自己关在书房隔绝交流,而是时不时地就和外祖父、三舅舅交流学问,似乎又回到了以前那个温厚模样。这让长谣很是欣慰。
至于萧恒,那一次刻骨铭心的谈话之后,长谣似乎一次性的都将心中的爱恨宣泄完了,现在再想起萧恒,无论是曾经的情愫还是深刻的怨恨,似乎都已经淡的看不出痕迹。长谣乐于见到这样的变化,过去的人事,终究还是要放下的。人总是在不断前行,如果一直抱着过去沉重的包袱,没有人能过得好。
再见到萧恒,双方便是熟悉的陌生人了。站在家国的立场上,长谣明白他们只有彼此对立。她已经对萧恒有过一次手下留情,私心这一次的留情便是对过去情感的祭奠,从此之后,她就绝不会再对萧恒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