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峥没有反手攻击魏骥也是十分正常,毕竟双王争斗到底还没有摆在明面上,台面之下你来我往刀光剑影也就算了。若是摆上桌面,那么整个大秦都要被牵扯进去了,现在还不至于如此。
再说了,魏峥也并没有被动挨打。路耿也有关注邸报,邸报上记载了朝中动向还有一些官员的调动命令。稍微有心的人就可以看出一些不寻常来。
之前朝廷对方元山的批评和惩戒也在邸报里面写的一清二楚,随之一起登在邸报里的,就是原江州刺史升任江州州牧的事情。
路耿虽然多年不在京,但是他交友广泛,对于京城的事情也并非不了解。况且方元山其人,路耿也略知一二。这人是个能吏,奈何太贪。原来长谣还在鸣风军的时候,因为
鸣风军的驻地便在中州,因此中州官场的大小官员,路耿都事先了解过一遍,长谣还抱怨过这个方元山,说他雁过拔毛,连军中的东西都想贪一把。
路耿也早就了解到方元山是魏骥的人,那么这一次他的把柄被爆出,就不一定只是偶然间的巧合。方元山已经是中州刺史,而且正值壮年,他不可能就仅仅止步于这个官位,魏骥也会推着他再上一把,这样方元山才更能发挥自己的才干,为自己获取最大的利益。
江州州牧就是一个绝好的机会。江州那么富饶的地方,随随便便做个两三年官位,收获就会不小。
但是方元山最终还是败给了苏启平。苏启平这个人,路耿也算了解,这个人就是江州本地人,但是心性耿直,是个典型的读书人脾气。若是论起品格来,他要甩方元山不止一条街;但是论起手段,他远远不及方元山。
这件诡异事情的背后若是没有魏峥的推动,根本不可能变卦。魏峥大概也是借此报复魏骥,撸下了方元山卸下了魏骥的一个帮手,捧起苏启平卖了个人情,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魏峥终究还是
在别的地方找回了场子,但是双王相争,也绝不会仅止于此,大概双方都有一大堆后招等着互相较量呢。
路耿摇摇头,这件事不是他能左右的,长谣告诉他也是为了让他更了解如今的局势。如果有什么意外情况,他也好及时有所应对。
路耿却更加担心远在京城的妻儿,权力的斗争向来残酷,不慎卷入其中都会粉身碎骨。待会儿自己要写信回去好好劝劝长谣,一定要谨慎行事,不可张扬狂妄。
长谣还在信中写到了另一件事,就是长劭提到过的,关于陛下魏昭已经日渐具有帝王的城府一事。这件事现在看来,到不知是福是祸。俗话说,“主幼而国疑”,一个一团孩子气的君王,久而久之手下人势必会生出轻慢之心,这样帝王的统治不存,尝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如果只是面对着皇位又多了一个野心家,在这一场权力的游戏中又多了一个下场角逐的参与者,矛盾也就空前激化了。现在双王相争的局面还算稳定,等到陛下崛起,到时候会如何?三分天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