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氏点点头,转身看了看身边,双胞胎兄弟还有韩洁茹都在,只有韩蔚不见人影,不由得好奇起来,“大嫂,蔚儿去哪里了?”
温氏心中一跳,“蔚儿最近都在书房温习功课呢,到饭点的时候才出来。”
韩氏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也是啊,快到会试的时间了,难怪蔚儿这么用功。”
温氏叹了口气,“是啊,三弟说蔚儿的文章扎实,文采不彰但是切合实
际。只是不知道会试的主考人会是谁,不知道这样的文风合不合主考人的胃口。”说起儿子的学业,温氏也是十分苦恼,蔚儿这么用功已经足以让他欣慰了,但是会试过与不过,有的时候并不是实力的问题,而是其他方面的问题。
“大嫂,蔚儿如此用功,一定会高中的。你和大哥也不要逼得太紧了,到底是孩子呢。若是心里总是挂念着,说不定反而发挥不好。”
温氏点点头,“这是自然,我时常还劝着蔚儿别总是看书,好好休息休息。”
“等到蔚儿高中之后,大嫂你也可以轻松不少了,到时候就等着蔚儿媳妇进门,你也可以歇歇了。”韩氏笑着说道,温氏作为长子媳妇,一直以来都是承受着最重的责任,她能做的这么好已经不容易了,也该是时候歇一歇,将责任交给更年轻的人。
“我倒是有给蔚儿看过一门亲,只是还没下定主意。”温氏察言观色,半遮半掩地说出这句话,想要看看韩氏的反应。
韩氏一愣,立刻问道:“大嫂看中的一定是好的,就是不知道是哪家的姑娘?”
温氏见韩氏神情关切,于是便说道
:“是监察御史府上的方清露。”
韩氏也是听说过这个孩子的,家世容貌都不错,就是性子可能软了些,不过性子终究是可以调教的,不算什么大事。
“这个孩子不错,大嫂可有跟方府递过话?”韩氏问道。
“还没有,方府的意思是想等会试过后。”想起路长谣曾经提到的萧栖楠,温氏的脸上又笼上了愁云。
“如果有我能帮上忙的地方,大嫂也千万不要跟我客气。”韩氏说道,神情恳切真挚。温氏一见韩氏这个态度,心中一阵暖意,还掺杂着一些羞愧。温氏回答道:“这是自然的,一家人我也不跟你客气了。你那边,长谣呢?”
韩氏叹了口气,“那个孩子是个心里有主意的,我做不了主。虽然我也看了几个人选,但是长谣无心,我也不想去强迫她。再说她的事情,还得要她父亲同意。”
温氏也有些同情韩氏,男人和女人的眼光不一样。女人们只希望孩子过得幸福平安就好,男人们看这亲事,看的从来不是两个孩子如何,而是两个家庭如何乃至朝政如何。长谣的身份特殊,说不定到最后皇家的人还会出来插一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