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儿是他们青龙寨举办重要集会的地方,足可以容纳数百人。此时的竹楼里,站着一百名女子。有十五六岁的小姑娘,也有三四十岁的健壮妇人。
李尘跟在田桂香和他大嫂身后,看到现场这么多女人,李尘不由的困惑起来。她不明白,为什么田桂香要带她大嫂来这儿。
李尘正想悄悄询问田桂香,却见田桂香向众人道:“大家静一下。这便是我给你们请的先生。
以后,谢先生便负责教你们织布、纺纱。
你们一定要用心学。谁要是偷懒,那就直接回家。”
一众女子马上一起向谢氏躬身。
“谢先生好!”
这些女子都是李尘为筹建织布坊,提前让田桂香和秦月替他招的女工。
但是这些女子都没有纺过纱,也没有织过布。李尘打算等厂房建起来以后,花高薪去山下聘请几个汉人女子,来教她们纺纱、织布。
结果田桂香昨天在跟谢氏聊过之后,田桂香马上便想到,请谢氏来给这些女工做老师。
谢氏不仅读书识字,对于纺纱、织布,她也非常拿手。简直就是最佳人选。
田桂香在将自己这个想法告诉谢氏之后,谢氏当场便欣然答应。
谢氏现在家里不愁吃不愁穿,李尘怕她累着,又不许她再纺纱织布,还特意把家里的那台纺车也没收了。
可是这样却让谢氏感觉生活变的无聊起来。
最近这阵子,谢氏每天都悄悄往梁玉芬的织布坊里跑,免费帮织布坊里的女工们织布。
可是那些女工知道,他们李家如今已经今非昔比,大家怕谢氏累着,也不敢让谢氏多纺。顶多也就是让她织半个时辰,过过手瘾。
这让谢氏感觉,自己的人生好像失去了价值,反而开心不起来。
在听到田桂香的建议后,谢氏马上便开心的答应下来。
这才有了李尘今天看到的这一幕。
谢氏还是第一次听到别人叫她“先生”,也是第一次受到这么多人的尊重。谢氏心里格外高兴。
“大家不用这么客气。只要大家愿意学,我保证倾囊相授!”
说着,谢氏便迫不及待的开始给这些女工们分组,现场教授起她们纺纱、织布。
谢氏虽然不是现代人,但是她天性善良。眼前这些女工虽然都是土蛮女子,但谢氏却没有丝毫看不起她们。反而是在看到很多女子穿的衣服太破,谢氏教的更加认真。
因为谢氏知道,眼前的这些女子,比很多的汉人女子更需要这项手艺来为家里赚钱。
由于青龙寨的纺纱车和织布机一共只有六台,而现场却有一百名女工。大家只能轮流学习。
虽然条件有限,但这些女子学的都非常认真。
这些女工虽然是蛮人、没读过书,但她们都知道,李尘给她们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个工作,还是一个改变运气的机会。
李尘的纺布坊虽然还没建好,但是李尘为了激励女工们积极学习纺纱、织布的技术,他已经提前公布了女工们未来的待遇。
来他们的织布坊上班,除了包吃住,每人每天还能领到两斤米和十文钱。
这在他们青龙寨,那可是不敢想的高收入啦!
青龙寨八百户人家,能吃饱饭的人家,不会超过二十户。
在青龙寨,就算是壮劳力给人家干一天的活,最多也就是管一顿午饭。
现在李尘他们不仅管吃、管住,还每天发两斤米和十文钱。这对于青龙寨的女人们来说,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
因此,这个消息在青龙寨一公布,整个寨子都炸开了锅。
比上次田桂香以李尘的名义给大家送粮,还炸裂。找田桂香和秦月托关系报名的人,把她们两家的门槛都差点踏破。
现在这一百人,都是两人替李尘精心挑选的。
谢氏也是第一次当老师,心里格外有成就感。看到这些蛮人女子个个勤奋好学,谢氏教的也格外用心。
由于现场只有三台纺车和三台织机,很多女工为了想多练习一会儿,半夜悄悄爬起来练习。
谢氏看的心中不忍,第二天便来找李尘,要求他赶紧给女工们增加纺车和织机。
可这却给李尘出了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