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霄则是不喜不悲,纣王药丸,关他任霄何事?
天命如此,他极力改变殷商的处境,天道依旧觉得他纣王才是天命大反派,非要拿他填坑。
那又怎么样?
倘若最终势不可挡,非人力可改变,大不了他改头换面,更何况想杀他,也没那么容易。
……
时光如白驹过境,一晃七载时间流逝。
四大诸侯遣将领兵前去北地助闻太师一臂之力,齐力镇压北海叛乱。
按理来说,有着这批力量的加入,战事不该再胶着,可事实就是这样,战局依旧是拉拉扯扯。
派去的兵力深陷泥潭,就连闻太师都觉得愧对纣王了。
北海大妖领的七十二路诸侯,遇弱则弱,遇强则强,这背后没有问题,就连闻太师都觉得不可能了,更别说是任霄这看过剧本的。
再谈回朝歌这边。
任霄大赦殷商百姓徭役,狂修水利建设屯田,降低民间赋税,大抓底下贪腐官吏,整个殷商的Gdp虽说没有直线飙升,但是也稍稍有所改善,最大的体现就在于百姓都能吃饱饭了。
东伯候、南伯侯两位没死,自然原剧情继位者起兵造反之事便没再发生。
西伯侯姬昌返回西岐,本想违背祖训,另立二子姬发为太子,可惜的是纣王的命令接踵而至。
姬昌只能照办,担惊受怕立伯邑考为太子,日夜提防殷商的军队大军压境。
可是事实证明,是他想多了,一晃就过了七载,别说是大军压境了,连个殷商的兵卒都未曾见过。
北伯侯崇侯虎的弟弟崇黑虎,由于领兵有功,平叛和夺回许多国土,威望在北地很快就超越了崇侯虎。
再加上崇黑虎快速崛起,离不开任霄背后的资助,兄弟二人已有反目迹象。
至于某些小国在那些还躲藏暗地的高人指点下,起兵造反自然不可避免,但是小国势弱,暂时不太可能掀起太大风浪。
可以说,殷商现在的国情稳若金汤,丝毫不见颓势,百姓爱戴,境内安定。
若是在这种时候有人突然跳出来,说殷商气数已尽,纣王将被各路诸侯联手推翻,那听到这话的人只会笑话传谣者少智,连这种谎话都能说出口。
殷商以朝歌为中心,东南西北坐镇四路诸侯,个个忠心耿耿。
尽管外域有诸侯国叛乱,可有着他们坐镇,作为缓冲的第一道防线,已经是无人能够侵入殷商了。
何况,南边三山关,东面游魂关,北面陈塘关,西面青龙关更是占据天险,凡人难渡,何况是诸侯国的军队。
其余关卡不谈,就谈陈塘关,听闻七年前天降祥瑞,殷夫人诞下神胎,名唤哪吒。
出生的时候就伴生天地异宝,右手套一金镯,肚腹上围红绫,有小道消息流传,是转世仙人。
等其长大,又是一殷商虎将。
这种国度将亡,开什么玩笑?记得当初纣王还亲自前去钱塘关一睹转世仙人。
任霄却对此持截然相反的看法。
这哪吒就是二五仔,无论是在封神以后还是天庭建立以后。
师承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原身就是太乙真人暗地送出的一颗灵珠子。
他之前去过陈塘关一次,后面与女娲关系缓和以后,也随口问过一次灵珠子的来历。
这灵珠子原本是女娲的,后来女娲卖了个面子,将此物送于元始天尊,再有太乙真人送灵珠的事情。
一切都是算定好的。
哪吒闹海,打死龙王之子必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