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特别篇:下一本写什么?(2/2)

我还是写初唐人物吧。

因为我前面写了一本天策军了,所以我就从李唐宗室入手。从李唐宗室入手的话,李恪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了。

因为以前上网,就看到很多人吐槽,要是李世民把皇位传给李恪,说不定都不会出武则天那种糟心事了,所以我就研究了下李恪。

李恪本人到底有多少本事我搜集的史料没显示出来,毕竟李恪是真死的早。

但从李恪被冤杀时的官职来看。

永徽元年(650年),拜司空,梁州都督(今陕南地区);寻又授安州都督;

永徽二年(651年),迁太子太师;

梁州我没找到在哪,但是安州,是唐武德初期设立过总管府的。而在武德时期,能够设立总管府的地方,都有很重的军事意味。我去查了查安州,就是现在的安陆,正好卡在武汉和襄阳中间。如果有南方割据政权,襄阳和武汉有多重要就明白了。

可以说,不说太子太师,光是梁州和安州这两都督的任命,就可以看出来,不说李恪的才干,就说身份的重要性。基本上可以确定,李恪对于李治而言,就相当于贞观朝的李道宗。

李恪被冤杀,直接导致李唐宗室在朝堂力量的衰减,这不是后来的李元轨、李贞他们可以相比的。李恪虽然是庶出,但他是长,李承乾被废加上李宽过继,李世民儿子中年纪最大的就是李恪。再加上被李世民夸过英果类我,这对喜欢权力的长孙无忌威胁多大就不言而喻了,甚至对李治也有威胁。

长孙无忌借助房遗爱谋反案,杀的李渊和李世民儿子中,为什么挑选了李恪和李元景,而李元轨和李贞这些人没选,就在于李恪是当时李世民儿子中最长者,而李元景是李渊儿子中最长者。长孙无忌要想大权独揽,这两个在当时是绝对绕不过去的。

尤其是李恪,还被李世民念叨过要立太子。

李恪被杀,根本原因就是两个:年长,英果类李世民。

而且我们翻史料,会发现里面记载李恪的过失就是一个游猎过度,新唐书还记载过李恪和乳母之子赌钱,但新唐书……要知道,李恪是被以涉嫌谋反冤杀的,要想让罪过坐实,那么有关于李恪的罪状,肯定是会大书特书的。

对比下李佑的记载,区别是很明显的。

这种记载的区别,说出了两件事:李恪是被冤杀的;李恪基本上就没太多的大瑕疵。

最后,对李恪的同情,更在于李恪的子孙上。李恪长子李仁和长孙李禧,真的是为了大唐呕心沥血,最后是双双死难。至于孙子李祎更不用说,信安郡王,奇袭石堡城,拓地千里。到了曾孙,还有李峘、李岘两国公。也就是说,李恪是连出了四代贤良子孙,这个质量……

要知道,李治的儿子李显没有守住皇位,直接被母亲武则天给夺了,而武则天杀了多少忠臣良将,导致那段时间对外战争,呵呵。李显好不容易复位,被老婆韦皇后是直接青青草原,然后被老婆女儿联手毒死,啧。至于李旦,看看当李旦老婆风险有多高……直到李隆基才算好,但李隆基的那个玄宗……

懂庙号的都知道玄这个庙号,玄之又玄啊。

差一点就可以和灵这个谥号相比了。

可以说,现在人们的不平,就是李治和李恪两人子孙质量的对比出来的。

就这样吧。

书友们如果不想看我目前有思路的那三样,也可以留言说想看我写什么,我到时找素材去。

好了,我们下一本书见!

@久久小说网 . www.jjtxt.org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