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大唐悬赏了,那就是一个百济读书人,可以换取等体重两倍的粮食。不仅是熊津,是百济全国都是如此!
这可不是苏烈擅自下令,是李恪的旨意,正儿八经过了三省的旨意。要让百济的所有读书人,都来大唐感受煌煌天威!
至于是去哪里感受煌煌天威,江西、湖南、福建、岭东、岭西、四川、贵州的深山老林里很是欢迎他们。当然,这些地方也很是欢迎可能活下来的百济贵族去定居。
苏烈接到这道旨意时,就明白李恪是什么想法了。那就是百济灭国后,只要是读点书的,全都不能留。因为这些人一旦留下,随时就有可能诞生复国的念头。
李恪的意思很是明了了,百济这片土地上能够留下的百济人,最好都是文盲。
除此以外,那就是三十年内,不任用本地出身的官员在此地为官。所有的官员,全部从大唐其余地方调度过来。
在粮食的诱惑下,百济的平民疯狂了,一些本来逃入了民间的贵族远支,都被百济平民给抓了出来。
苏烈也不含糊,送来一个就兑现粮食。
有人问,如果是几十个人押着一个读书人过来怎么办?好办,那就全部都给。
要知道,百济的读书人并不多,扣除掉贵族的话,百济全国能有三万读书人顶天了,而李恪足足批了三十万石用来换取百济读书人的粮食。
这一波清扫读书人,估计连百济村子里的村老都给一扫而空。至于宗族的族老什么,肯定也逃不过了。
可以说,百济的整个文化体系都被瓦解掉了。
苏烈还开启了粮食换肉。
那就是百济平民可以用粮食到大唐军营换取熏鱼。
这样一来,抓百济读书人送出去的粮食,又有一部分回到了唐军大营。至于熏鱼,不提唐军自身的后勤补给,海军闲得没事干也在海面上捕鱼呢。
意外效果是还获得了百济的民心。
毕竟,只要抓一个读书人,就能获得全家几乎一年的口粮。抓两个,多余的粮食还能换熏鱼,那可是肉啊。
……
看着全部准备完毕的配重炮车和火箭发射器,苏烈看向一旁的薛礼道:“仁贵,你说是先火箭好,还是火油弹好?”
薛礼看了看道:“苏公,一起吧,别浪费时间了。”
苏烈笑笑,右手缓缓举起,然后猛地往下一挥。
尖锐的哨声响了起来。
很快,四颗火流星腾飞升空,越过百济王城的城墙,在王宫里绽放出四块烈火燎原地。
就在王城内百济人大哗的时候,唐军将士点燃火箭,忙不迭地就往后面跑。
“咻咻咻”的声音中,四十颗火箭弹升空,在唐军将士期盼的目光中,一半发挥了随心所欲,另一半成功飞越城头,落入了王宫中,点齐了二十朵还行的小火花。
在配重炮车再次扔出四颗火流星的功夫,唐军将士用水给发射架冷却,然后迅速装好纵火火箭,继续那点火然后往后狂奔的动作。
然后,随心所欲和正常再次一齐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