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这种温情脉脉的小家庭移民,规模更大的流放式移民就粗暴多了。小脚战争烈度不大,但韧性十足,移风易俗,没有十年时间根本办不到,这还是在高压之下,如果用宣传的方式,潜移默化改造,恐怕得几代人。高压之下,两广、浙江、云南至今都在反抗,甚至福建偶尔都会回弹一下,也就东北相对安定,毕竟移民区,一张白纸好作画。
这几年因反小脚而被流放的人口就高达十万人以上。
这让刘勇强一度产生了退缩,坚持下去,因为放脚而流放百万人的话,是不是太过严厉了。移风易俗是百年大计。可一想到数以千万的女孩,因为缠脚而落下残疾,他就重新坚定起来。错的不是政策,是不良风气。
最终因小脚战争而流放的人口高达百万,南方流放到南洋小脚群岛殖民地,北方流放到阿拉斯加。这让南北两块殖民地的人口暴增,阿拉斯加这种寒冷之地,竟然都开辟出了五十万亩耕地,流放营地甚至深入内陆。小脚群岛,围绕岛屿四周,已经弥补流放营地,开辟了更多的农田,形成了城市。
这两地现在甚至开始自发的吸引移民,已经起不到流放惩罚的目的,因为环境的改善,让这里的生存甚至比国内还容易。尤其是南洋地区,只要肯开垦,土地是能改良的,新兴的化肥工业,哪怕是雨林的溶淋性质的贫瘠土地也能给催肥了。
相比之下,阿拉斯加容纳不了那么多流放人口,于是一些犯人往紧邻的加拿大渗透,引起很大的冲突。往内陆逃亡的流放犯加拿大人没有办法,甚至找不到他们,因为加拿大内陆太大了,这个国家人口甚至不超过千万,根本找不到那些人,可沿海的哥伦比亚殖民地,却能够掌控。多次试图驱逐这些人,有法律依据,逃亡的流放犯可不会缴纳人头税。
哥伦比亚殖民地,华人人口超过三分之一,还有不少日本人,这些亚洲移民是不受欢迎的。只是因为英汉同盟,以及汉美战争造成的影响,让加拿大当局始终不敢驱逐华工。
英国政府也在暗中压制加拿大当局,以免发生冲突。加拿大当局还不敢不听英国的,不是多么爱英国,只是加拿大西部也有落基山脉分割,大汉要是也来登陆美国那一招,炸断铁路隧道,哥伦比亚殖民地就跟内陆断了联系。现在全靠英国设立在温哥华岛上的海军基地撑着,不听母国的话,后果无法承担。
于是双方互相就这么磨着,越看对方越不顺眼。华人移民是不可能融合的,他们建立了大量华人街,自己办学校,医院,药铺,经营小生意到进出口贸易,跟白人社会完全是两个世界。加拿大当局不通过驻地大汉领事,甚至都无法管理数万华人。
在这个问题上,大汉也比较慎重,不可能跟美国开战之后,在跟英国开战。因此相对配合加拿大当局对移民的管理,默契的没提投票权问题,正常组织交税,只交税,不享受相应的权力,这种事迟早要改变,或许会在一场暴乱之后。
全世界所有国家都这么磨着,包括盟友之间都矛盾重重,战争的种子随着仇恨的教官慢慢萌发。
英国的阅舰仪式终于开始了。
女王年事已高,王储威尔士王子主持阅舰,总计200艘舰船排成了两条绵延10英里长的队列,其中包含了80艘的战列舰。
王子的检阅船上,搭载着各国代表,德皇威廉二世没有参加,但皇帝的海军国务秘书提皮尔茨代表出席,所有人都有意无意观察德国人的脸色,因为大家都知道,这场规模空前的阅舰仪式,就是为德国人准备的,回应的是威廉二世那句嘴炮。德国只能打嘴炮,而英国海军有舰炮。
数百艘钢铁怪物横陈英德之间的大海之上,阅舰船从中快速驶过,置身在一片钢铁怪物之间,让人深深畏惧,在没有一刻能比现在更能感受到大英帝国强悍的实力。
大汉皇长子刘革聚精会神的拿着望远镜看着远近的战舰,他接受完精英教育后,去了海军学校读书,之后进了海军服役。他和他背后的家族对此都不甚满意,因为作为一个大陆国家,潜意识更重视陆军。哪怕是闽粤地区沿海的渔民,发达之后也更愿意上岸买地当地主。
这是一个从中原发源的文明,对土地的情感已经融入了基因深处。
那个李家的庶子,却进了陆军,这让大皇子格外不满,却不敢跟皇帝流露出分毫,在皇帝面前,永远只能兄友弟恭。
至于皇帝身边越来越多朝鲜妃子,越南妃子,琉球国妃子,以及这几年不断被各路奸臣送到皇帝身边的缅甸女人,波斯女人,俄国女人生的孩子,都不构成任何威胁,因为这些弟弟们没有根基,永远只能是个弟弟。
刘革背后最大的派系,是闽西蒋家,如今妥妥的第一豪门,只是同夏李家实力也不可小觑。而且李妃娘娘可比她母亲更会做人,好多个女人都是李妃娘娘送进宫的。他母亲每次跟皇帝见面,都一副贤良淑德的模样劝谏,劝皇帝不要沉迷女色,误了国事。每次听母后身边的小蜜桃告诉他这些话他都战战兢兢,还好皇帝没生气,虽然每次都很恼火的说‘老子打了一辈子仗什么的’,但还是经常来跟母后一起吃饭。
刘革劝过他妈,可劝不动。皇帝年纪越大,脾气越差,越喜欢小女孩。不满十八不碰,超过二十也不碰,挑剔的很。不如惯着,反正那些女人也就得宠个两三年,生几个孩子,身材走样了皇帝也就没兴趣了。
什么荒淫无道,这可是一位马上天子,年轻时打遍天下无敌手,连广东黄飞鸿都不是对手。跟这种皇帝,谈什么勤政爱民那一套,不是平白惹人烦吗。
刘革心理复杂的看着这些战舰,却丝毫不感兴趣,他所在的位置极好,就在威尔士王子身旁,作为大英帝国的同盟,他在英国受到的礼遇是最高的。出访同盟,倒是引起了蒋家一些长辈的重视,认为这是皇帝倾向刘革的一种态度。那位刘开,都流放到印第安人那里了,没准就是皇帝在为大皇子清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