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日后。
朱瞻墡正坐在书案前,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思绪如潮水般涌动。
“皇爷爷的布局……究竟是为了什么?”朱瞻墡低声喃喃,目光落在案上的一封密信上。
那是玄武卫从江南刚刚送来的消息,信中提到李和泽近日频繁出入一座偏僻的庄园,而那座庄园的主人,正是当年建文旧臣之一的后人。
“李和泽……建文旧臣……晋王……”朱瞻墡的眉头越皱越紧。他隐约感觉到,这些看似散乱的线索背后,似乎隐藏着一条清晰的脉络。
然而,这条脉络究竟是什么,他却一时难以捉摸。
而且,这李和泽为什么会出现在江南?他的朱雀卫千户的负责区域,没人管了吗?
要知道,一个朱雀卫的千户不经过允许,是不允许离开自己负责的区域的。
特殊情况除外。
难道是皇爷爷暗中默许的?
可是,为什么呢?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叩门声。
“进来。”朱瞻墡收起思绪,沉声道。
一名青龙卫推门而入,恭敬地禀报道,“殿下,刚刚收到消息,李和泽今日午后秘密会见了兵部侍郎张谦。”
“张谦?”朱瞻墡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张谦是朝中重臣,素来以沉稳着称,但他与李景隆一脉并无明面上的交集。
如今李和泽突然与他接触,显然另有图谋。
“兵部左侍郎?他现在在江南?”朱瞻墡眉头一皱。
“是的,殿下,兵部左侍郎张谦负责巡视江南地区的军队防务,三日前去的。”
“继续盯着,不要打草惊蛇。”
“看看他们要聊些什么。”朱瞻墡吩咐道。
兵部,在朱棣大范围改革职权后,便不在文官体系的管辖之内,兵部的官员,大多数都是通过武举选拔出来的,文武双全。
所以,兵部,在某些人眼中,比其他五部还要重要的多。
侍卫领命退下后,朱瞻墡站起身,走到窗前。
夜色深沉,远处的宫灯在风中摇曳,仿佛预示着某种不安的气息。
他深吸一口气,心中暗自盘算,“李和泽的动作越来越频繁,显然是在为某件大事做准备。而张谦的介入,或许意味着朝中有人已经开始行动了。”
他转身回到书案前,提笔写下一封密信,随后唤来襄王卫,低声吩咐道,“将这封信送到玄武手中,务必亲手交给他,不得有误。”
这名襄王卫接过信,郑重地点了点头,迅速消失在夜色中。
朱瞻墡目送襄王卫离去,心中却并未因此放松。
“李和泽……张谦……江南……”朱瞻墡低声念叨着,脑海中迅速梳理着这些线索。
他忽然意识到,李和泽作为朱雀卫千户,未经允许擅离职守,本就是大忌。
而张谦作为兵部左侍郎,巡视江南军务,却与李和泽秘密会面,这其中的蹊跷,绝非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