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汝贞无言以对,只能低头不语。
“押下去!”朱瞻墡挥了挥手。
襄王卫们上前,将张汝贞押了下去。
朱瞻墡的目光在剩下的漕运官吏和船工们身上一一扫过,声音低沉而坚定,“凡是与此事有关者,一个不留,全部带回去审问。”
襄王卫们应声而动,将那些人一一押解起来。
朱瞻墡转身走向船舷,目光凝视着远方,心中思绪翻涌。
“光明会、青鸾会,还有朝中那些隐藏的蛀虫,你们的末日就要到了。”他低声自语,眼神中寒光一闪。
河风轻拂,带着一丝凉意。
朱瞻墡紧了紧身上的披风,目光再次扫过那些被查封的船只,心中已经有了下一步的计划。
“传令下去,将这些船只和货物全部押送青州,本王要亲自审问这些人。”他沉声下令,语气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
襄王卫们领命而去,开始忙碌起来。
青州,大量的船只停靠在了青州港。
很快,擅长发现蛛丝马迹的玄武卫开始了工作。
朱瞻墡站在船头,目光如炬地注视着青州港内被查封的船只。
晨光洒在他的侧脸上,映出一抹冷峻的轮廓。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牌,思绪却早已飞向了更远的地方。
“殿下,所有船只都已清点完毕。”一名玄武卫锦衣卫上前禀报,“除了铁料和硫磺,还在船舱夹层中发现了大量未登记的火药。”
朱瞻墡眉头微皱,“火药?”
“是,据初步查验,这些火药的配方与工部军器监的制式火药极为相似。”
朱瞻墡冷笑一声,“看来工部也脱不了干系。”
随后,朱瞻墡走进了一艘船只,此时的船只除了甲板没有拆除,剩下的建筑,基本上就剩下了一个骨架。
朱瞻墡的手指停在船舷裂缝处,暗红铁锈在甲板缝隙间凝成蛛网状纹路。
他忽然俯身用匕首撬开一块船板,腐朽木屑簌簌落下,露出内层新鲜的桐油涂层。
\"三个月前刚刷的漆。\"他用指尖摩挲着油亮表面,转头看向被押在船尾的张汝贞,\"兖州铁器坊的账目,恰巧也是三个月前开始出现亏空。\"
河风掠过船帆,将襄王卫递来的火药样品吹散些许。
朱瞻墡捻起一撮黑色粉末,对着日光细看其中闪烁的晶粒,\"掺了辽东火硝,看来你们连宣府军械库都摸透了。\"
张汝贞的冷汗浸透后领,正要开口,远处突然传来马蹄踏碎青石板的声响。
八名玄武卫缇骑疾驰而至,当先之人擎着鎏金铜匣跃下马背,\"殿下,工部急递!\"
铜匣内躺着半枚断裂的青铜虎符,符身刻着\"军器监\"字样。
朱瞻墡瞳孔微缩——这分明是调动京城火器营的信物,此刻却出现在三百里外的运河上。
\"何处寻得?\"
\"临清闸北岸芦苇荡,与这枚符同埋的还有二十箱未启封的佛郎机铳。\"玄武卫缇骑压低声音,\"铳身上......刻着王侍郎家的私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