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朝阳又问这次活动来了多少人,都是谁,陆遥人呢?
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也是省协的,让孙朝阳看了名单,都不认识,陆遥却不在。他说,陆老师家里有点事,听说是关于女儿读书的问题,赶回铜川去了。
孙朝阳依稀记得陆遥跟自己说过,他结婚有些年头,生了个女孩儿。至于家庭的事情,也不谈。
老陆和他都是文人雅士,聊家务未免有点婆婆妈妈,所以彼此的家庭情况也不清楚。
不过,陆遥没来孙朝阳很遗憾,禁不住说:“原本是想和他聚聚的,早知道这样就不来了。”
那头,于华插嘴:“朝阳你这话就不对了,你不是还跟我聚了吗?”
他是自来熟,跟酒店服务员套了半天近乎,好歹弄到了一盒火柴,总算保住了今天晚上的口粮问题。不然,还真是要憋死人。
八十年代虽然个体经济已经起来,但延安这地方有点保护,夜里街上黑乎乎一片看不到灯光,找小卖部估计够呛。
孙朝阳:“也是,不然还真不好玩了。于华,等会儿我去你房间找你聊。”
于华:“今天不行,走这么长路太累了,我看会儿书就睡觉。”
他是有名的该溜子,每天的工作就是逛街。不过这两年成专业作家后,运动少,刚才七公里路走得怨气冲天,有点被拖垮的意思。
孙朝阳无奈:“那好吧。”
拿了房门钥匙正要上楼,那个工作人员又道:“孙三石老师,明天的活动安排在下午两点,中午在酒店食堂吃饭,两点在外面空地集合。”
孙朝阳住的是个单间,路上风沙大,一头一脸都是灰尘,也没有兴致去找其他陕西籍作家摆龙门阵,径直洗了澡,躺床上看电视。电视是一部进口片,《巴黎的秘密》,西德拍的,故事很精彩,一看就入了迷。他回忆了一下,原着好像是欧洲十九世纪一个着名的通俗小说家写的。说的好像是是普鲁士一个什么王子被王家流放,跑到巴黎,和一群江湖好汉聚义,冒险的故事。
这本书大红后,作家又写了《伦敦的秘密》依旧套用王子被流放,然后和好汉行走江湖,劫富济穷。
孙朝阳看了半天,心中忽然惊讶,还别说,欧洲十九世纪的通俗文学已经成熟成这样了,其中的套路从《三个火枪手》开始,一直用到二十一世纪,依旧不过时。
《巴黎的秘密》《伦敦的秘密》大红后,模仿者众,当时就出来一大批类似的小说,什么《罗马的秘密》《布达佩斯的秘密》《维也纳的秘密》……直到把这个题材做烂为止。
八十年代从欧美,尤其是欧洲引进的电视剧质量非常之高,其中不少都是由名着改编的。孙朝阳当年守着黑白电视机,第一次受到欧洲古典文学的冲击,比如《钦差大臣》《约翰克里斯朵夫》《亨利三世》。对了,根据莎士比亚的话剧《亨利三世》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当年是他的最爱,配角胖子福斯塔夫在观众中人气颇高。
不过,当年的欧美电视剧的男女主角都是帅哥美女,很养眼。不像二十一世纪,屏幕上全是妖魔鬼怪,连梅林都变成了老黑。
西德和英国的电视剧做得不错,引进了很多,这两个国家在文化输出上做得不错,比如西德,竟然拍了一部《马科斯和燕妮》,故事情节孙朝阳已经记不清楚了,当时当爱情片看的。
就是特效很差,比如英国拍的一部关于亚瑟王的电视剧,当亚瑟抽出石中剑后,有了刀枪不入之躯,和人打架,敌人的刀砍到身上,噗噗作响,如中败革,一眼假到家。
看着看着,孙朝阳就睡着了,然后被冻醒。
延安海拔一千多米,夜里温度可以达到零度,挺冷的。
睁开眼睛,窗外是金黄色的阳光,对面的宝塔山光秃秃的,但宝塔却甚是醒目。这是延安的地标性建筑,据说抗日战争时期,小本子飞机过来轰炸,看到宝塔就知道到地头了。
午饭很差,就馒头和小米饭,还有些土豆,一碗不知道是什么肉炖的汤。孙朝阳看了看,没找到于华,估计是跟文联的人走了,他是个闲不住的。这次来了三十多人,都是陕西作家,其中很多陕北的,都穿着中山服,上衣口袋别着两三支钢笔,显得朴素。相比之下,一身夹克衫的孙朝阳很摩登。
大家互相做了自我介绍,众人对孙朝阳是闻名已久,没想到他是这么年轻都很吃惊。大伙儿都很质朴,话不多,很实在。也只有这样质朴的人,才写得出稳重大气的文字。
大伙儿一边吃饭,一边聊天着文学,就聊到各省作家的写作风格。
孙朝阳说,各省的作家都有自己的气质和秉性,反映在文学作品上,都有自己独特的味道。比如四川籍作家,都诙谐幽默,充满了乐天和安逸。就拿自己最近正在读的李劼人的作品来说,李老师的《大波》写的是保路运动,《死水微澜》说得是辛亥革命后的社会变革,如此宏大的题材落他手里,竟变成街坊里巷的炊烟和饮食男女,很接地气很有趣味。
而江南作家,无论是范小青还是苏童,都带着书卷气,带着儒雅和潇洒。上海籍作家以王安忆为代表,即便写特殊年代的《归去来兮》也满满十里洋场的格调。
至于北京作家,就更别提了,老舍、邓有梅,更是浓浓的地域色彩,你一打开书就知道这是北京人写北京事儿。
一个作家笑道:“三石同志,你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也是标准的北京味儿。”
又有作家道:“三石,你是大编辑,有时间给咱们上上课。”
孙朝阳:“我哪里有资格,各位同志进入写作这个行当比我早,经验比我丰富,如果要讲课,还得你们来讲。当然,加入你们愿意写稿子,有合适的散文,不妨投到《中国散文》,我来给你们当责编。”
众人说得热闹,旁边一桌的程忠实默默听着,禁不住暗赞:这个孙三石水平很高啊,能够做到大刊物社长,能没两把刷子?
编辑和作家虽然都是从事文艺工作,但却是两个领域。一个优秀作家固然要学习写作技巧,但更多的是吃天赋。有的人没读过多少书,对于所谓的写作技巧叶是一窍不通,提起笔来甚至还语法不通。可你一读,就读进去了,知道这是一部好作品,只要多练习,总有一天会取得成功。天赋这种东西,靠勤奋却是练不出来的。
但编辑不行,编辑这个行当有准入门槛。首先你得有一定的文化素养,知道基本的写作规律。另外,还得在岗位上工作多年,熟悉国内文学流派,熟悉每个作家的写作特点,对作家未来的创作进行指导。
他一直想写一本大书,跟陆遥的《平凡的世界》一样,对自己的写作进行一次总结。虽然平时和延河的编辑们也有过交流,但所获甚少。
听到孙朝阳在旁边聊得热闹,听起来也非常有趣,他心中就想:要不要和他谈谈自己的未来的写作计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