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野寺:“如果那样就太荣幸了,孙桑,如果哪天您同意,我能翻译您的《球形闪电》吗?”
孙朝阳笑笑:“翻译哪本书是你们翻译家的事情。”
小野寺不住鞠躬;“嗨,嗨,嗨!”最后,他说:”那我就静待您的佳音。“
等回到家,何情对孙朝阳说:“朝阳,你好像对把自己作品译介到国外不是太有兴趣。一位大作家,谁不希望自己的书能够走向世界,这也是衡量你文学成就的标志。”
孙朝阳还真是兴趣缺缺,小日子市场就那么大一点,真的没几个钱。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时代,所有人都在朝钱看,所以,昭和时代的小日子也被人称之为经济动物,可没有什么人读书。
想到这里,他心中忽然微微有所触动,似乎想到了什么。
第二天去单位上班的时候,他索性泡了一保温杯的茶,躺在老高的主编办公室里,将所有的报纸都堆茶几上,翻来复去地看,尤其是最近几个月的《参考消息》。
《中国散文》订了很多报纸,《人民日报》自然是有的,还有《光明日报》,本地的晚报早报,林林总总二十多份,花了不少钱。
报纸看完,都收进柜子里,等到积累到一定数量都送废品收购站卖了,给大家添几样办公用品。
他在看报纸,悲夫同志也在看报纸。已经彻底躺平的老高索性什么也不管,每天在杂志社就是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静候退休那天到来,好办完手续回家带孙子。
看孙朝阳无所事事,悲夫道:“朝阳,你不上班吗?”
孙朝阳回答说:“你不说上班我倒忘记了,我是总编助理,暂时代替你负责终审。稿子有责编,选好稿,有主编二审,最后才送我这里来。你总不可能让我和其他编辑一样不停看稿,那还要他们做什么?我这是给兄弟们成长的机会。”
悲夫:“你有情绪?是不是因为周宗阳调来我社后,你做不成社长?”
孙朝阳:“没有情绪啊,老高你太小看我了。”
悲夫:“小看?”
“事关我的个人品行,这事我还真要跟你交交心。”孙朝阳一个骨碌坐起来:“接您的班做社长,对普通人来说不外是两个好处,第一是名誉地位,第二是个人收入。毕竟,一个杂志社的社长是县团级,走出去也是令人尊敬的领导,在文学界有一定地位。但名誉地位这种东西,我不缺啊。说到钱,是,社长的工资高,还有一定的待遇。但这些待遇对我来说又算得了什么,随便写点稿子就有了。”
悲夫一想,确实是这样。孙朝阳获奖无数,是新生代作家的代表人物,在文学界是数得上号的。杂志社主编这个名号,对他来说意义不大。至于稿费,孙朝阳已经是国内顶级,只要想,随便出本书就抵得上一般人干一辈子。
只是……孙朝阳太懒了,平时都不爱动笔。
孙朝阳:“老高,我说句实在话,我真有点看不惯周宗阳,尤其是那种急于抓你印把子的劲儿。不过,我和他是两个世界的人,彼此追求的东西不同。”
悲夫笑道:“那就好,不过你这样躺我这里算怎么回事,让人看到像话吗?”
孙朝阳:“老高,我真是在查资料,需要看很多报纸的。”
悲夫咦一声:“朝阳,难道你想写新书,跟陆遥一样需要大量阅读资料?那可就太好了,我一直等着你的新作。也不知道是小说还是散文,或者是以前从未碰过的题材?真的是太令人期待了。”
看到老高热切的目光,孙朝阳心中叫了一声惭愧,竟然有点不好意思。其实,以他现在的身家和手中的版权,一辈子不写作,几代人也是衣食无忧。任何人,只要有钱了,干活的动力总是略显不足。
他查资料,倒不是为了写作,而是想赚钱,特别是在昨天和小野寺分别后,那个隐约的念头越发强烈。
只是,却无从把握。
忽然,新一期的《参考消息》中的一则新闻吸引了他。
新闻是时任米国总统里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一段讲话:我是主张自由贸易的人,我坚决反对设置贸易门槛和贸易限制,尤其是进口限额。我对底特律面临的新竞争和对待以往所有的竞争者一样,持开放态度,并认为一切的竞争对于底特律和消费者都是好的,有益的。因为这会推动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自由市场的制度就是这样起作用。我认为一旦走上保守主义的道路就无法回头,也不知道未来会走上何方……
《参考消息》刚开始创刊的时候是内参,需要有一定行政级别才能阅读。八十年代开始,这份报纸向全社会放开,多以报道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世界新闻为主,很详尽也很有时效性,是读者了解国家大事和世界的一扇窗口。
此刻,看到这则报道,孙朝阳眼睛一亮,然后拍了自己脑袋一记:“我怎么忘记这个件大事。”
悲夫:“什么大事?”
“没什么,没什么?”孙朝阳笑了笑,又喝了一口茶水,喃喃道:“里根经济学,有意思,有意思。”
二战之后,因为米国获得了经济上的霸权,尤其是石油美元的产生,使得美元成为世界通用货币。这样一来,米国每年光靠铸币税就能获得海量利益,再加上美元潮汐的收割,足够让三亿多国民什么都不干,还能吃饱吃好,过上一个人上班,就能住大别墅,养三个孩子一条狗的好日子。
来钱实在太容易,必然出现制造业空心化的问题。简单说来,就是在工厂里生产一件商品实在太累,产生的利润还不如直接开动印钞机印几张钞票来得轻松。
于是,米国的制造业开始大量外溢,首先承接产业转移的就是小日子,然后是所谓的亚洲四小龙。
别看八十年代这些所谓的小龙吹得牛皮震天响,说穿了都是吃米国产业转移的红利,没有米国,他们狗都不是。
人家给了你红利,随时也可以收回去。
不过,小日子确实是一朵奇葩,靠着一代昭和人玩儿命地干,商品竟然横扫整个世界。过去几十年所向披靡的米国汽车竟然被两田打得溃不成军,汽车城底特律将近十万汽车产业工人失业,当真是怨声载道。
小日子的家电在美国百货公司大杀四方,电子产品市场率占有率一度达到百分之百。
于是,米日贸易战开打。
前一段时间,米国不停给小日子商品加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