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57章 特种兵式的疗养(1/2)

上了公共汽车,陆遥才想起一事:“朝阳,不对,不对,今天是年三十,咱们跑广州去做什么,现在街上还有人吗?”

孙朝阳道:“广州是改革开放前线,可没有年三十就不上班的毛病。年固然要过,但赚钱更要紧。有钱,天天都是过年。”

陆遥深以为然。

两人乘车半天才进市区,却见这里的街景和番禺一样,也有很多骑楼,另外,珠江边上很多西式巴洛克式建筑,都是本世初外国人建的,有点上海外滩的味道,一派异域风光。

因为是冬天,珠江水不大,看起来风景不错。孙朝阳说,其实他个人觉得风光最好是初夏,珠江水涨起来,有时候甚至还漫到岸上。那时候荔枝上市,满城都是荔枝甜甜的味道。

所谓,日啖荔枝三百粒,不辞常做岭南人。

这个时候的广州已经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发达程度超过北方的所有城市,让孙朝阳恍惚又穿越回到现代。

街上行人依旧多,一派新春喜气。

陆遥没想到今天会走这么多路,也没想到孙朝阳的精力会如此旺盛,渐渐地,脚也疼了,腿也酸了,肚子里娥得咕咚作响,忍不住道:“朝阳,不是要吃鹅公村吗?”

孙朝阳一拍脑袋:“哎,忘记了,忘记了。”

说着就带着陆遥去了码头,上了船朝珠江南面行去。

陆遥疑惑地问:“咱们这不是来广州玩吗,怎么朝城外跑了?”

孙朝阳道:“我跟你说的鹅公村恰好不在城里,再说了,今天又不是我请客。老陆,有个大户请客,咱们是来打秋风的。主人家就这么安排的。”

陆遥问主人家是哪位,孙朝阳回答说是欧阳山老先生,他在来广州之前和欧老的秘书电话联系过,安排今天在鹅公村吃顿饭。。

老陆大惊,问,是不是写《三家巷》的那位欧阳山老前辈。孙朝阳笑曰:不是老先生还是谁?上届茅盾文学奖颁奖仪式的时候,有幸和广州这边的作家们见过面,大家都认识。

火轮船行不片刻,就靠到对岸的芳村码头。

八十年代的芳村还没有发展起来,地方小,但码头却非常热闹,无数木船走舸在挤成一团。小船上装满了香蕉,船夫正在大声叫卖,因为是粤语,也听不懂。原来,这里竟是广州最大的香蕉批发市场。

江水浑浊,水面泛起泡沫,不知名的水鸟一群群飞来,又一群群飞走。

从这里回头朝背面望去,正好能够看到白天鹅宾馆,风景极佳。

孙朝阳介绍说,以珠江为界,南面的芳村是河南,北面的广州是河北。

在后世,这里因为地理位置优越,已经发展成高科技中心,聚集了十万码农。但现在,还是一拍田园风光。

鹅公村是有名的餐厅,占地不大,有点农家乐的味道,在二十一世纪,附近还有所大学。

二人刚走进去,却见大堂里坐着的一群人走站起来,为首一个中年人笑吟吟地上前跟孙朝阳握手:“孙总编,又看到你了。”

孙朝阳:“老胡,北京一别已经三月,想不到又能看到你,欧老呢,怎么没看到他?”

老胡是欧阳山先生的助手,回答说:“先生年事已高,眼睛也不好,现在包间休息,等着孙总编。”

他又介绍其他六七个人给孙朝阳和陆遥认识,都是广州崭露头角的中青年作家。

听说孙朝阳身边的是陆遥,几人都抽了一口冷气,皆道:“《人生》《人生》,许灵均,许灵均。”

老胡无奈纠正:“《人生》的主角是高加林,许灵均是《牧马人》里的,你们把陆遥跟张贤亮弄混了。”

“你们是故意的吧?”孙朝阳哈哈大笑,其他人也跟着笑起来。

陆遥的小说《人生》改编的同名电影在去年上映,当年的观众常常拿这部电影和《牧马人》做比较。《人生》的男女主角分别是周里京和吴玉芳,《牧马人》是朱时茂和丛珊。

看得出来,这几位作家都是朱时茂的影迷。

大家在老胡的带领下朝里面走去,迎面就是一排排海鲜水产箱,从波龙到各种鹦鹉鱼石斑鱼红雕鱼什么的,看得人眼花缭乱。

老胡说,大伙儿想吃什么看好了点,今天冯老办招待,欢迎远方来的客人。

陆遥也算是见多识广,却什么时候见过这么多海鲜,眼睛里全是惊讶,看到什么都要仔细端详片刻。又感慨地指着一盆面包蟹,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庞海。

孙朝阳也得了趣,四下看着。

看完海鲜,走不几步,后面就是一口池塘,水边长满三角梅,开得红艳艳。

欧老先生眼睛不好,眼疾比起上次出席茅盾文学奖的时候更严重些,据老胡说,双眼视力估计只有零点二的样子。

这个时候的欧老已经七十出头,任广东文化厅的副厅长,老胡是他助理,主要工作是记录他口授的文章,和读书读报。另外,还有整理《欧阳山文集》。

他看到孙朝阳和陆遥很高兴,尤其是见到陆遥,握着手就不放,感叹道自己最喜欢陆遥那种朴实厚重的文字,那样的浑然,也只有西北汉子才写得出来。咱们广东作家的作品,却少了这种气势。

文章如人,人活着全靠胸中一口气。人无气要死,文章如果没有不平气,只是一堆没有灵魂的铅字。

孙朝阳点头,道,对的,作文,说到底是情绪输出,作家在写作的时候不外是表达快乐、悲伤、愤怒、幸福、忧郁等普适的情感,如果有一天我们没有这些情绪了,也可以不写了。

欧老指着孙朝阳,笑骂,你倒是懂的操弄读者情绪,就是太腻。比如你的《文化苦旅》,情感太浓烈,读起来,像烈酒,像辣椒,像肥肉,一股脑地把你想表达的东西喂到人嘴里,却少了些韵味,我不敢苟同。

孙朝阳:“我和欧老写作观念不一样,求同存异,求同存异。”

欧老又对在座后辈道:“你们还要多努力,咱们广东这几年文学发展不是太好。咱们广东是改革开放前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现在文化界一提到广东,都说我们这里是文化沙漠,这样是很不好的,你们都有责任。”

看欧老批评其他中青年作家,未免得把气氛搞尴尬,孙朝阳就把话题扯到美食上。

在鹅公村吃饭,自然要吃烧鹅。不过,广东人口味淡,食材讲究的是原滋原味,因此嘴巴很刁。鹅和鸭这种水禽最大的问题是有腥味,如果是川菜,先是下油锅爆炒,炒出油来。然后搁豆瓣和花椒海椒生姜烧,起锅的时候,还要放青椒和香菜、葱花,轻易就能把腥味压下去。

广东的烧鹅没这么多佐料,所以,你得趁热吃,一旦放凉,咬嘴里就有点恶心了。

烧鹅是一道菜,龙虾上了,可惜这玩意儿名气虽然大,但味道孙朝阳个人感觉实在不怎么样,挺寡淡,还比不上火爆小龙虾。

还有一道菜让孙朝阳大跌眼镜,是青椒酿肉。就是把青椒抠空,里面酿上烂肉,海椒竟然不辣。

欧老指着青椒笑道:“今天请朝阳和小陆吃粤菜,你们把潮汕菜弄上来做什么?”

孙朝阳道:“潮州菜也是粤菜中的一种,要不上一盆生腌吧。”

大伙儿皆脸上变色,广府人也受不了潮州生腌,更何况这里还有一把年纪的欧老,要出事的。

其中最让陆遥感到神奇的是打边炉,原本以为是火锅,结果上了一钵清水。不过,鱼片却鲜嫩,又脆。

孙朝阳介绍说,打边炉的鱼平时要用新鲜蚕豆喂,这样,鱼肉才鲜脆,一般的鱼却不能用。

陆遥最喜欢吃的菜是花鳗,尤其是鱼皮,真是无上的享受啊。

文人雅集,除了谈文学,还有其他花样,比如飞花令。

众人请欧老起头,老先生笑道,就来个不难的吧。思索片刻,念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就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蓝带马爹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jjtxt.org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