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陈海的提醒。
直接给徐夏阳他们的创业思路,再度打开一条缝隙!
让两个只会摆摊的工地佬,初次触摸到线下广告这个宣传办法。
徐夏阳退学三年。
接触的圈子也都是工地的工人,眼界早就已经被束缚住了。
对于外界很多新鲜东西,他也根本没接触过。
如今创业,重新回去学习读书,只不过是一个重新适应世界的过程,一点点摸索着拓宽眼界。
思路才能一点点逐步跟上这个社会的发展。
这也是他为什么执着于读书考大学,离开这个小县城的原因。
他不想,一辈子当个炸串的摊主。
读书,不一定赚钱。
但开拓眼界,绝对是赚大钱的前提。
而读书也正是开拓眼界最廉价的方式和途径!
相比较于他。
仍旧还在工地兢兢业业的工友、摆摊的马大明他们那些摊主。
基本上已经是落后于社会发展,与社会脱节的状态了。
不论是思路还是眼界,自然都会受到不少的限制。
之前困扰住徐夏阳和马大明创业起步的问题,就是怎么把自己这摆摊教学的事业宣传出去,让更多想要来拜师学习的人发现他们。
随着摸索。
俩人先是开拓出让宋大伟代班,亲身经历赚到钱,然后从熟人圈子里进行宣传的办法。
初见成效。
紧接着,又出现了陈海这种为了赚100块钱,而愿意帮忙吸引学员的中介。
更是想到了大量印刷带图片广告的办法!
一时间,初次创业的两人都随之激动了起来,直接把陈海吸纳进入他们这个创业的小团体。
创业的齿轮,因为他们三个锯齿的出现。
已经开始缓缓旋转起来了。
……
学校里。
徐夏阳有明确的目标,学起来就自然有克服万难的决心。
心无旁骛,一心扑在学习上。
仅仅开学一周。
已经成为了班上理科老师最爱的尖子生,讲什么都是一点就透。
还会努力的去做高考真题,自我解析,简直就是天赐的好苗子。
但同样也是文科老师最无奈的偏科生。
不过,这并不是徐夏阳脑子不行,学不了语文和英语。
纯粹是没时间。
语文那么多长篇幅要背诵的内容,还有英语那密密麻麻需要记忆拼写的单词和语法用法。
实在是需要一个长时间的积累。
短短这刚开学一个星期的时间,根本无法弥补过去三年的遗忘。
即便是老师和他一起着急弥补,也仍旧是需要持续积累才能见到效果。
但他勤奋好学的态度,却是扎扎实实落在所有老师眼里的。
再加上各科老师慢慢的都知道了徐夏阳的身世,还有他过去三年休学照顾妹妹读书的事迹。
逐渐的也都不自主的对他多了几分偏爱和照顾。
当然具体就是体现在,上课的时候提问必点他,发试卷必找他。
让徐夏阳根本没有任何走神儿的机会。
跟他相比,那个不爱读书,甚至不想读书的同桌陈海,就成了著名吊车尾。
偏偏脾气也是个闷声不响,又怂又软的。
任凭老师怎么教育,怎么说,就是瞪着一双无辜的眼睛,老老实实站在那里,也不说话,气死个人。
更无奈的是,陈海家里还联系不上任何家长。
即便是老师和学校,也只能束手无措了。
只是所有老师都奇怪。
陈海明明就坐在整个班最努力的那个人旁边,怎么就受不到半点熏陶,没有一丝丝改变呢?
老师们的困惑,自然也不可能传递到摆烂大神陈海身上。
结结实实趴在课桌上睡了一个礼拜。
而学校里,原本最嚣张的不良少年五人组却是彻彻底底销声匿迹了一样老实。
尤其是张龙。
下课了就老老实实躲在教室里也不出去,放学了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