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没想到遭到了卑劣的刺杀,为此受伤,只能躺在驿站不出门。
而刺客可能是黑掉那几千头牛羊的大家族害怕被太子清算,所以派来的杀手。
尽管对于那些大家族来说为了几千头牛羊,就刺杀太子李宁有些太过儿戏。
但是百姓却深信不疑。
还有传言说,太子右卫控制了敦煌城就是为了讨回被黑的牛羊肉,但是遭到了索家为首的地方势力的干扰。
为此还在索家门口打闹一场。
总之坊间各种流言蜚语四起,真中有假,假中有真。
另外太子右卫入城的一晚上,他们这些大头兵居然选择了露居街头,他们找到那些背风的巷子挤成一团睡了一宿。
两千太子右卫,居然没有一人扰民,没有一人说是要借住百姓家。
而且为了官兵平等,他们中的将领校尉也都没有选择入住酒楼等地,而是与普通士卒挤在一起,相互取暖。
第二天一大早,敦煌百姓打开房门时,就被这眼前的一幕所震撼。
而且这些将士在百姓出门之后,迅速起来转移,在转移之前还不忘打扫干净百姓家门口。
敦煌的百姓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何曾见过这样一支不扰民且人人平等的的军队?
他们大为震撼,隐隐约约的感觉到这只太子右卫与其他的军队都不同。
于是他们无论收到肉的还是没有收到肉的这些百姓,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对这位愿意乔装打扮贴近百姓生活且又亲民太子殿下的好感成几何倍数上涨。
反之,百姓们对统治他们多年的大家族充满了不信任。
这,便是李宁要的效果。
在李宁遇刺的第二天晚上,李宁突然下令要求已经控制了敦煌的太子右卫撤离敦煌城。
理由是驻扎在城内各个街道的太子右卫严重影响了百姓们的日常生活。
所以李宁要求留下一团太子右卫负责驻守驿站的安危之外,其他太子右卫全部撤出敦煌城,就在城外驻扎受训。
这更加赢得了当地百姓的欢迎。
随着太子右卫撤离敦煌,敦煌本地守备迅速集结,重新控制了敦煌城。
为了防止再次被偷袭,敦煌城内的守备力量得到了充实,同时居然有一支力量光明正大地在驿站外面虎视眈眈,以监视太子李宁的反应。
与此同时,索家宅子内张灯结彩,他们还邀请了戏班子在索宅的门口唱戏助威。
另外敦煌城内有名气的厨子都被索家请到府上准备寿宴。
索家丝毫没有受到之前太子右卫入城的影响,他们仿佛不在意城内剑拔弩张的气氛。
所有人猜测太子殿下会不会收到索家请帖。
有好事者盯了一天,没发现有任何索宅的人前往了驿站。
时间很快来到了第三天,一支没有动静的驿站大门突然打开。
两百人的太子右卫鱼贯而出,他们护送着一辆普通的马车出了驿站,居然直奔索宅。
不请自到,还可以这样?
顿时这支队伍后面跟了许多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百姓。